[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的矩形顶管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02987.3 | 申请日: | 2020-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6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尹威;梁建光;董圣刚;张宝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威;梁建光;董圣刚;张宝湖 |
| 主分类号: | F16L1/038 | 分类号: | F16L1/038;F16L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郑华丽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矩形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的矩形顶管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市政施工技术领域,矩形顶管包括端面首尾连接组成所述顶管的若干管段,以及设于所述管段之间的拼接结构;所述拼接结构包括连接块,所述管段靠近端面的内壁面设有连通所述端面的梯形槽,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管段的梯形槽相通并组成凹槽,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凹槽配合,所述拼接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连接块和所述管段,所述管段通过所述连接块相连。本发明的通过设置包括紧固件、连接块的连接结构,实现两个管段的连接,提供了一种稳固、高强度的连接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装配式的矩形顶管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筑的发展,顶管工程越来越来多地被应用到各种工程中,顶管施工是一种非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无需大范围开挖地表,即可实现各种地下管线的布设。
传统的顶管工程采用整环顶进的方式进行,随着顶管工程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装配式的顶管,其采用现场装配管段组成顶管的方式进行。
目前,现有的装配式顶管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在于,如何保证管段与管段之间的连接稳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装配式的矩形顶管及其施工方法,其能够保证装配式顶管的连接强度。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的矩形顶管,包括端面首尾连接组成所述顶管的若干管段,以及设于所述管段之间的拼接结构;所述拼接结构包括连接块,所述管段靠近端面的内壁面设有连通所述端面的梯形槽,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管段的梯形槽相通并组成凹槽,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凹槽配合,所述拼接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连接块和所述管段,所述管段通过所述连接块相连。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管段的端面上设有突起和凹陷,一个所述管段的端面上的突起嵌入另一个所述管段的端面上的凹陷。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梯形槽上开设有第一紧固孔,所述连接块上设有贯穿的第二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二紧固孔并插入至所述第一紧固孔内;所述第二紧固孔之间的横向距离被配置为: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管段的梯形槽上的第一紧固孔之间的横向距离;
所述第二紧固孔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部分。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紧固孔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二紧固孔螺纹连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连接块包括采用热胀材料制作而成的第一部分。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连接块还包括热膨胀系数较所述第一部分低的第二部分,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部分上的第二紧固孔。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梯形槽的侧壁之间填充有混凝土。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的矩形顶管施工方法,用于制作上述矩形顶管,所述管段靠近端面的内壁面设有连通所述端面的梯形槽,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将两个所述管段的端面贴合,使两个所述梯形槽相通形成所述凹槽,将所述连接块放置入所述凹槽,使用紧固件分别连接所述连接块和两个所述管段,两个所述管段完成拼接;重复上述步骤,使若干管段首尾连接组成所述顶管。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连接块包括采用热胀材料制作而成的第一部分,将所述连接块放置入所述凹槽前,加热所述连接块至预设温度,两个所述管段完成拼接后,冷却所述连接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通过设置包括紧固件、连接块的连接结构,实现两个管段的连接,提供了一种稳固、高强度的连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威;梁建光;董圣刚;张宝湖,未经尹威;梁建光;董圣刚;张宝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29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