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2756.2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8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史俊伟;陈章良;刘刚;李立峰;董羽;郑彬彬;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工商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264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施工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台,底座上左右对称设有两块条形板,两块条形板之间前后对称设有两根双向螺纹杆,安装台设于底座上方,两根双向螺纹杆之间对称穿设有两个活动块,两个活动块之间铰接安装有剪叉机构,安装台上方转动设有防暴钢板;防暴钢板上固定设有储水箱,储水箱内腔底部固定设有高压水泵;储水箱顶部固定设有集尘桶,所述集尘桶内腔通过隔板分为器械仓和集尘桶,储尘仓侧壁上部环向等距插设有多根吸尘管,该装置同时采用喷水除尘以及静电除尘两种方法,双管齐下,除尘效果更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非常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在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建筑工地,由于建筑工需要用到大量的泥沙、木板等材料,因此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给周围环境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粉尘污染不仅是施工现场的主要污染,而且也是目前城市的主要污染;施工现场的粉尘分为落尘和飘尘两类,落尘颗粒较大,粒径在10μm以上,能很快降落地面,飘尘颗粒小,粒径在10μm一下,长时间在空中漂浮,建筑施工现场所形成的粉尘大多属于落尘,粒度在10μm~100μ之间。
就目前而言,还没有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工现场的粉尘浓度,减少粉尘污染,施工粉尘还在继续污染着环境以及损害着工人健康,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台,底座上左右对称设有两块条形板,两块条形板之间前后对称设有两根双向螺纹杆,安装台设于底座上方,安装台底部滑动设有两个连接块,两根双向螺纹杆之间对称穿设有两个活动块,两个活动块之间铰接安装有剪叉机构,剪叉机构远离底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块铰接,安装台上方转动设有防暴钢板;防暴钢板上固定设有储水箱,储水箱内腔底部固定设有高压水泵,高压水泵的输出端上密封连接有主水管,主水管侧壁上环向等距固定设有分水管,分水管远离主水管的一端均延伸至储水箱外侧并固定设有雾化喷头;储水箱顶部固定设有集尘桶,所述集尘桶内腔通过隔板分为器械仓和集尘桶,储尘仓顶部罩设有滤尘网,储尘仓侧壁上部环向等距插设有多根吸尘管,每根吸尘管内均固定设有电离网以及电动马达,器械仓内设有能够使电离网附带上高压静电的高压静电发生器,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扇叶。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集尘桶侧壁上固定设有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光伏板通过电流导线与电源组件相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底座底部固定设有减震板,减震板顶部对称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为自锁式滚轮,底座上设有便于推动该装置的推杆,推杆上套设有防滑软垫。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条形板内并与两根双向螺纹杆其中一根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根双向螺纹杆通过皮带传动机构相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安装台上环向等距设有多根支撑杆,多根支撑杆顶端均固定设有弧形滑块,防暴钢板底部设有圆形滑槽,弧形滑块均滑动卡设于圆形滑槽内,安装台上固定设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防暴钢板底部相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储水箱顶部设有加水口,储水箱侧壁上固定套设有集雨斗,集雨斗的底部环向等距设有多根导水管,导水管远离集雨斗的一端均延伸至储水箱内,导水管内均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石英砂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每根所述吸尘管底部均固定设有储尘盒,储尘盒与吸尘管内部相通,储尘盒内腔底部固定设有阳极板,储尘盒侧壁下部设有第二排尘口。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底座内固定设有电源组件,底座侧壁上设有用于电源组件充电的充电插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商学院,未经山东工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27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