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的窗户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02319.0 | 申请日: | 2020-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7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江;孟珣;唐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3B19/00 | 分类号: | B63B19/00;B63B19/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马洪伟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窗户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的窗户结构,其安装固定在所述船舶的舱壁上,在所述舱壁上开设有安装口;包括:窗户本体;安装连接结构,其连接固定在所述窗户本体和舱壁之间;所述安装连接结构具有与所述舱壁固设的第一连接框,所述第一连接框沿与所述安装口处的舱壁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且内外对称设置。通过设置安装连接结构,有效的降低了舱壁的安装口区域的应力水平,解决了安装口处的强度问题,有利于增加窗户结构安装后的结构强度,增加安装后的受力能力和牢固性。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框为在内外方向对称设置的筒形,通过在内外方向延伸增加内外方向上的受力面积,有利于增加安装连接结构的结构强度,保证窗户结构安装后增加船舶舱壁的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的窗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船舶及海洋工程平台的设计建造过程中,窗户是作为标准构件由相关厂家根据要求的尺寸提供,船用窗户应连同其玻璃和窗户盖为一体的结构,能有效的保证水密或者气密性要求。将窗户的外框与船体进行连接固定,常用的连接方式是使用单边角焊把窗户同船体结构连接成一体使用。这种窗户安装方式只是简单的满足安装要求,连接处的焊接强度非常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海洋工程平台的功能及布置要求越来越高,窗户的尺寸越来越大,导致船体结构的剪切承载面积明显减小,大大降低了船体结构的强度,尤其是在窗户开孔角隅处,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现象,对结构的强度和疲劳影响很大。另一方面窗户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布置在非承力的次要结构上,在很多主要承力舱壁上,也需要安装窗户来满足船舶和平台功能性要求,而对于这些承受载荷的舱壁,尤其是承受较大的动态载荷的舱壁,如采用现有的窗户结构和单边角焊连接形式很容易产生疲劳裂纹,降低结构的疲劳寿命,无法满足结构的正常强度和疲劳要求,同时承力舱壁受力变形时很容易对窗框产生的形变影响,对窗户玻璃形成了挤压和剪切,引起了窗户玻璃的破碎。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船舶的窗户结构,结构强度大,有效地解决在船体的承力舱壁上设置窗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船舶的窗户结构,其安装固定在所述船舶的舱壁上,在所述舱壁上开设有安装口;包括:
窗户本体,其位于所述安装口内;
安装连接结构,其连接固定在所述窗户本体和舱壁之间;所述安装连接结构具有与所述舱壁固设的第一连接框,所述第一连接框沿与所述安装口处的舱壁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且内外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连接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框固设的第二连接框,所述第二连接框沿与所述安装口处的舱壁平行的方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外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框的内侧面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框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窗户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框在所述安装口处内外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口处的舱壁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框上,所述安装口处的舱壁的焊接面在所述第一连接框上的投影宽度等于所述舱壁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厚度大于所述舱壁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厚度为所述舱壁的厚度的1.5~2.5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框的长度是其厚度的4~6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框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2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和磁光引导功能的气管插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