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智慧建筑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2237.6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8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坤;张世杰;黄文戈;邓敦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安心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50/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薛建强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慧 建筑 管理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理效果更优的用于智慧建筑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用于智慧建筑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智慧建筑当前状态,定义事件,并将所述事件分为两大类型,分别是关系型事件和非关系型事件;S2,场景匹配,对S1步骤中的事件作出场景匹配,所述智慧建筑依据所匹配的场景作出响应;S3,将步骤S2中所述的响应反馈至步骤S1中的定义事件步骤,并返回依次执行步骤S1、步骤S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智慧建筑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建筑的发展也不断推进。智慧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可以理解的是,智慧建筑的具体实现方式是将多个设备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作为控制中心,对所述的多个设备进行控制,设备作出响应。上述智慧建筑的具体实现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智慧建筑的核心技术主要表现在管理系统上,可以理解的是,管理系统是以智慧建筑的管理方法作为核心的。
目前,智慧建筑的管理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安防和特定的预设场景管理智慧建筑内的设备,使得智慧建筑内的设备作出响应。具体而言,用于安防的智慧建筑管理方法主要是报警事件联动监控,可以理解的是,若报警事件的发生区域是监控盲区,则无法有效管理智慧建筑,并使得智慧建筑内的设备作出响应,即在监控盲区中,上述管理方法失效。另外,针对特定的预设场景管理智慧建筑内的设备,往往需要操作人员在后台场景的设置,并匹配设置设备的运作规则,可以理解的是,这种预设场景管理的方法,无法应对预设场景之外的事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效果更优的用于智慧建筑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一种用于智慧建筑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智慧建筑当前状态,定义事件,并将所述事件分为两大类型,分别是关系型事件和非关系型事件;S2,场景匹配,对S1步骤中的事件作出场景匹配,所述智慧建筑依据所匹配的场景作出响应;S3,将步骤S2中所述的响应反馈至步骤S1中的定义事件步骤,并返回依次执行步骤S1、步骤S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关系型事件包括所述智慧建筑的设备事件和所述智慧建筑的报警事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非关系型事件包括所述智慧建筑的设备的工作日志和所述智慧建筑的设备的信息记录。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事件作出优先级排序,并对于优先级排序靠前的事件优先执行步骤S2,其中,所述关系型事件优先于所述非关系型事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场景包括标签和向下位机发送的指令或信号;其中,所述标签对应若干项所述指令或信号,且所述标签为计算机可读的编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一种用于智慧建筑的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用于智慧建筑的管理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实施例,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用于智慧建筑的管理程序,所述用于智慧建筑的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用于智慧建筑的管理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智慧建筑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智慧建筑的事件与场景相互联动地结合起来,定义事件的步骤触发场景匹配的步骤,使得智慧建筑作出响应,并且将所述响应通过定义事件的形式作为反馈,进而触发新一轮的场景匹配的步骤,使得智慧建筑作出新一轮的响应,有利于使得智慧建筑的管理更加可靠、更加完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安心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安心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22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