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品位锂辉石矿浮选新型捕收剂及锂辉石矿选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1593.6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0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钱志博;朱阳戈;孙志健;于洋;周少珍;曾克文;胡志凯;王荣生;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18 | 分类号: | B03D1/018;B03B7/00;B03D101/02;B03D10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李闯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位 辉石 浮选 新型 捕收剂 选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品位锂辉石矿浮选新型捕收剂及锂辉石矿选矿方法,该捕收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油酸30~40份,磷酸三丁酯5~15份,咪唑15~25份,酒石酸10~20份,苛性钠10~20份。该选矿方法包括对原矿矿浆进行磁选,脱除磁性脉石矿物,然后采用胺类药剂和石油磺酸钠作为捕收剂对磁选精矿进行浮选,脱除非磁性杂质矿物,再采用上述捕收剂对脱除非磁性杂质矿物的矿浆进行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一次扫选,从而得到锂辉石精矿。本发明的捕收剂耐低温、易分散,选择性好,对低品位锂辉石矿具有很好的富集效果,显著提高了锂辉石精矿产品的回收率和品位,且本发明的选矿方法有力地提升了锂辉石精矿品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辉石矿选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品位锂辉石矿(所述低品位锂辉石矿是指Li2O含量不大于1.5%的锂辉石矿)浮选新型捕收剂及锂辉石矿选矿方法。
背景技术
锂及锂化物具有独特优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高能电池、合成橡胶、合金、空调、医药和焊接等领域,因此锂及锂化物已逐渐成为新兴的战略资源。作为提取锂的重要矿物原料,锂辉石特别是低品位锂辉石的选别回收愈发迫切。
对于含锂矿石,由于含锂矿物的多样性造成矿石性质的差异较大和锂含量的不同,同时又由于含锂矿石在形成过程中反应复杂,产物多样化,这些都成为锂矿石分选工艺复杂的重要原因。随着锂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处理低品位锂辉石矿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低品位锂辉石(又称腐锂辉石)往往是锂辉石蚀变的产物,Li2O含量较低,容易泥化,传统捕收剂存在捕收能力不足、选择性差的劣势,这些因素使本就难于富集、回收的锂元素选别回收情况更加不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发高效、稳定的捕收剂成为锂辉石回收的关键。传统的锂辉石矿浮选捕收剂分为阴离子捕收剂和阳离子捕收剂两类,阴离子捕收剂主要为脂肪酸及其皂类等,阳离子捕收剂主要为不同分子量的胺类等。阴离子捕收剂选择性较差,当用量少时精矿回收率不足,当用量多时精矿品位较低,而且阴离子捕收剂还存在耐低温性差、泡沫脆等问题。阳离子捕收剂具有起泡性过强、选择性较差等缺点,容易造成生产不易控制、指标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耐低温、易分散、选择性好的低品位锂辉石矿浮选新型捕收剂尤为重要。
某锂辉石矿样,原矿含Li2O 0.97%,其中锂辉石矿物含Li2O 5.68%,远低于锂辉石矿物理论Li2O含量8.03%,属低品位锂辉石矿。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锂辉石矿选矿方法对该低品位锂辉石矿进行选别回收,其具体工序为:在磨机中添加氢氧化钠800g/t和碳酸钠400g/t,将该低品位锂辉石矿磨矿至矿物单体解离后加入碳酸钠1000g/t,调节矿浆pH值为10.5,搅拌20~30min,然后加入氯化钙200g/t作为活化剂,添加改性油酸800g/t作为捕收剂进行粗选,扫选加入改性油酸200g/t,第一次精选加入碳酸钠500g/t,改性油酸200g/t,第二次精选加入碳酸钠300g/t,改性油酸100g/t,第三次精选加入碳酸钠200g/t,改性油酸50g/t;采用以上药剂条件进行“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一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之后,获得Li2O品位为4.48%,回收率为61.78%的锂辉石精矿。这种锂辉石矿选矿方法至少存在以下缺点:① 从泡沫现象来看,由于低品位锂辉石矿泥化严重,容易造成泡沫虚化、流动性差等问题,进而致使有用矿物容易脱落,不易富集,降低了锂辉石精矿回收率;② 改性油酸属于捕收性较强的捕收剂,选择性较差,再加上泡沫虚化的问题,泡沫层虚厚,这样将会夹带更多的脉石矿物进入精矿,降低了锂辉石精矿品位。③ 锂辉石矿原矿中一些磁性脉石(如钽铌矿物、磁铁矿、磁黄铁矿等)、方解石、磷灰石、白云石、电气石等可浮性均较好,容易随含锂矿物一起进入精矿产品,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锂辉石精矿品位。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1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