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动进水折板回转式生态坝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01057.6 | 申请日: | 2020-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0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欧洋;阎百兴;刘树元;徐莹莹;王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进水 回转 生态 | ||
1.一种浮动进水折板回转式生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坝包括位于内部的第一基质室、第二基质室、第三基质室、第四基质室、第五基质室、第六基质室、第七基质室、第八基质室及位于本发明外部的坝体,其中,第一基质室、第二基质室、第三基质室、第四基质室位于坝体内部的前排,第五基质室、第六基质室、第七基质室、第八基质室位于坝体内部的后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进水折板回转式生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质室包括第一基质室前挡板、第一基质室后挡板、第一基质室左挡板、第一基质室右挡板、第一基质室底板、第一基质室进水孔、第一基质室出水孔、第一基质室右挡水槽、第一基质室左挡水槽、第一基质室挡水胶条和第一基质室提手;第一基质室为上部敞口的中空长方体,该中空长方体由第一基质室前挡板、第一基质室后挡板、第一基质室左挡板、第一基质室右挡板和第一基质室底板围挡而成,第一基质室底板和上述各挡板均为厚度相同的矩形平面薄板,上述各挡板之间均为密封连接,第一基质室底板与上述各挡板之间均为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进水折板回转式生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质室进水孔位于第一基质室右挡板的下部,第一基质室出水孔位于第一基质室左挡板的下部,所述第一基质室右挡水槽为横截面呈正方形的凹槽,第一基质室右挡水槽围绕在第一基质室的右端外壁上,第一基质室左挡水槽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基质室右挡水槽相同,第一基质室左挡水槽围绕在第一基质室的左端外壁上,所述第一基质室挡水胶条为横截面呈矩形的“U”型橡胶条,所述第一基质室挡水胶条数量为2个,两个第一基质室挡水胶条分别填充于第一基质室右挡水槽和第一基质室左挡水槽内,第一基质室挡水胶条的长度与第一基质室右挡水槽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基质室提手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第一基质室左挡板和第一基质室右挡板内侧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进水折板回转式生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质室包括第二基质室前挡板、第二基质室后挡板、第二基质室左挡板、第二基质室右挡板、第二基质室底板、第二基质室进水孔、第二基质室出水孔、第二基质室右挡水槽、第二基质室左挡水槽、第二基质室挡水胶条、第二基质室提手和第二基质室折板;第二基质室为上部敞口的中空长方体,该中空长方体由第二基质室前挡板、第二基质室后挡板、第二基质室左挡板、第二基质室右挡板和第二基质室底板围挡而成,第二基质室底板和上述各挡板均为厚度相同的矩形平面薄板,上述各挡板之间均为密封连接,第二基质室底板与上述各挡板之间均为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动进水折板回转式生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质室进水孔位于第二基质室右挡板的下部,第二基质室出水孔位于第二基质室左挡板的下部,所述第二基质室右挡水槽为横截面呈正方形的凹槽,第二基质室右挡水槽围绕在第二基质室的左端外壁上,第二基质室左挡水槽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基质室右挡水槽相同,第二基质室左挡水槽围绕在第二基质室的右端外壁上,所述第二基质室挡水胶条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基质室挡水胶条相同,所述第二基质室挡水胶条数量为2个,两个第二基质室挡水胶条分别填充于第二基质室右挡水槽和第二基质室左挡水槽内,第二基质室挡水胶条的长度与第二基质室右挡水槽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基质室提手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第二基质室左挡板和第二基质室右挡板内侧的顶端,所述第二基质室折板为矩形薄板,第二基质室折板位于第二基质室左挡板与第二基质室右挡板之间,且与二者的净距相等,第二基质室折板高度为第二基质室前挡板高度的五分之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进水折板回转式生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基质室、第五基质室、第八基质室的结构和尺寸均与第一基质室的结构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三基质室、第六基质室、第七基质室的结构和尺寸均与第二基质室的结构和尺寸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进水折板回转式生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包括坝体前挡板、坝体后挡板、坝体左挡板、坝体右挡板、坝体底板、坝体顶板、坝体纵向隔板、坝体进水口、坝体出水孔、坝体固定柱;坝体为中空六面体,由坝体前挡板、坝体后挡板、坝体左挡板、坝体右挡板、坝体底板、坝体顶板围挡而成,各板之间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10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