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微创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0944.1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0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边兆伟;田鹏刚;张风亮;员作义;刘岁强;成浩;毛冬旭;陈力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E02D31/02;E02D1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中科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4 | 代理人: | 刘玲玲 |
地址: | 71008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室 外墙 防水层 修复 方法 | ||
1.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微创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地下室外墙漏水位置确定时,该微创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地下室外墙的钢筋进行定位并在外墙上做出标记;
步骤2:在漏水位置下方200-300mm的位置避开钢筋倾斜向下钻一排穿透外墙的注浆孔,孔间距300-500mm;在漏水位置上方200-300mm的位置避开钢筋倾斜向下钻至少一排穿透外墙的注浆孔,排间距200-300mm,孔间距300-500mm,上下相邻两排注浆孔交错排列,靠近漏水位置的一排注浆孔与位于漏水位置下方的注浆孔上下对称;
步骤3:向全部注浆孔中埋入高压注浆管,高压注浆管的前端到达原有防水层与外墙之间,不得穿透原有防水层;
步骤4:将丙烯酸盐灌浆料通过高压注浆管压力注入防水层与外墙之间的空隙中,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逐排注浆,每一排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逐个注浆;
步骤5:待所有注浆孔都施工完毕,静置一段时间,将高压注浆管拔出,将注浆孔灌注密实;
步骤6:外墙不再漏水后,采用结构灌缝胶对外墙的裂缝进行压力灌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微创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的倾斜角度为15-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微创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的孔径比高压注浆管的注浆嘴直径大3-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微创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盐灌浆料由两种组份组成,一种组份是树脂,另一种组份是引发剂,树脂与引发剂的体积比例是0.5-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微创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灌缝胶采用的是CBFR—A/B潮湿裂缝胶。
6.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微创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地下室外墙漏水位置不确定时,须对整个外墙进行修复,该微创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地下室外墙的钢筋进行定位并在外墙上做出标记;
步骤2:避开钢筋,在整个外墙上倾斜向下均匀钻多排穿透外墙的注浆孔,排间距200-300mm,孔间距300-500mm;
步骤3:向全部注浆孔中埋入高压注浆管,高压注浆管的前端到达原有防水层与外墙之间,不得穿透原有防水层;
步骤4:将丙烯酸盐灌浆料通过高压注浆管压力注入防水层与外墙之间的空隙中,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逐排注浆,每一排按照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的顺序逐个注浆,相邻两排首-首相接或尾-尾相接;
步骤5:待所有注浆孔都施工完毕,静置一段时间,将高压注浆管拔出,将注浆孔灌注密实;
步骤6:观察外墙是否还有漏水的地方,如果外墙不再漏水,则施工结束;如果外墙还存在局部漏水,则在漏水位置及周边避开钢筋倾斜向下均匀钻多排穿透外墙的注浆孔,排间距200-300mm,孔间距300-500mm,与之前的注浆孔交错排列,然后按照步骤3和步骤4的操作对新钻的注浆孔进行施工,最后重复步骤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微创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的倾斜角度为15-4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微创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的孔径比高压注浆管的注浆嘴直径大3-6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微创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盐灌浆料由两种组份组成,一种组份是树脂,另一种组份是引发剂,树脂与引发剂的体积比例是0.5-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09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