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室生态循环立体式种养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9549.6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8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业成;刘伟;张荣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G9/14;A01K63/04;A01C23/00;G01F23/00;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室 生态 循环 立体 式种养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池塘养殖技术中的一种温室生态循环立体式种养系统与方法,有机蔬菜培养装置在养鱼池的正上方,抽取养鱼池底部污泥水到搅拌池中,将污泥水抽到过滤装置中过滤,通过第一氨氮浓度检测装置读取氮水池中的氨氮浓度,抽出氮水池中氮水和沉淀池中的水到养鱼池中,抽出氮水池中的水到第一氮水储备池中,将第一氮水储备池中的水抽到有机蔬菜培养装置中用于蔬菜吸收,通过第二氨氮浓度检测装置读取第二氮水储备池中的氨氮浓度,将第二氮水储备池里的氮水抽送到养鱼池中,将氮水回收至养鱼池;本发明对养鱼池中的污泥水进行了二次循环吸收与利用,实现了水资源与氮资源的自动循环,水资源和氮资源利用率高,实现生态循环系统的自动一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池塘养殖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生态循环立体式的种养系统,易于小型养殖场的实现。
背景技术
传统养殖过程中由于投入大量的饵料,产生亚硝酸盐、沼气等有害物质,再加上鱼类的粪便又主要是以氮形式排出,池塘中氮元素会特别丰富,容易导致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引起腐生的细菌滋生,使鱼类感染病菌甚至死亡,降低鱼类产量和经济收益。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现有技术是在池塘周围挖生态循环沟渠,建立果园,经过过滤沉淀等加工处理后将养鱼池废水通过沟渠引出来种植果树,促进果树生长,实现了水产养殖的绿色循环。但是由于池塘果园平面式分布占地面积广,投资过大,小型养殖场不易实现;而且池塘污水是一次性灌溉到果园,无法实现二次利用,水资源和氮资源利用率低;同时由于整个生态循环系统需要庞大的人力资源,提高了人工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违背了现代自动一体化的理念,因此,要实现如此大面积的生态循环养殖自动一体化,成本很高,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生态循环养殖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温室生态循环立体式种养系统以及种养方法,通过搭建一个上层为有机蔬菜种植、下层为养鱼池的生态循环立体式养殖系统,实现养鱼池底部污泥水的自动化循环吸收与利用,占地面积小,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温室生态循环立体式种养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养鱼池和有机蔬菜培养装置,有机蔬菜培养装置在养鱼池的正上方,养鱼池的底部一侧开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依序连接污泥水泵、第一电磁阀、搅拌池、增压水泵、第二电磁阀、过滤装置顶部;搅拌池的顶部经管道连接依次串联第十三电磁阀和水龙头,过滤装置内部中间固定设有向一侧下方倾斜的过滤网,过滤网的下方侧部用水管引出后依次连接第九电磁阀和污泥池,过滤装置底部中间用第三水管依次连接反冲洗泵和第六电磁阀,过滤装置底部一侧用第二水管依次连接第十二电磁阀、水泵和沉淀池;沉淀池上半部分一侧用水管依次连接氮水进水泵、第三电磁阀和氮水池,氮水池旁边连接第一氨氮浓度检测装置;沉淀池和氮水池底部分别引出一个水管共同连接第二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泵经第十电磁阀连接养鱼池侧面开的第二进水口;氮水池底部一侧用水管依次连接氮水出水泵、第四电磁阀和第一氮水储备池,第一氮水储备池底部引出水管依次连接第一氮补给水泵、第八电磁阀和有机蔬菜培养装置顶部开的第一进水口,有机蔬菜培养装置底部开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处用水管依次连接第七电磁阀和第二氮水储备池,第二氮水储备池的旁侧连接有第二氨氮浓度检测装置;第二氮水储备池底部分别引出两个水管,其中的第一个水管上串联第二氮补给水泵、第五电磁阀后与连接于第一氮补给水泵、第八电磁阀的水管相并联,第二个水管上串联第十一电磁阀、第二循环水泵后连接养鱼池侧面开的第二进水口;搅拌池中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沉淀池中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氮水池中装有第三液位传感器,第一氮水储备池中装有第四液位传感器,第二氮水储备池中装有第五液位传感器;MCU控制系统通过不同的控制端口分别连接污泥水泵、氮水出水泵、水泵、第一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泵、第二氮补给水泵、增压水泵、第一氮补给水泵、反冲洗泵、氮水进水泵、水龙头以及每个液位传感器和每个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9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压入式行走轮的助行器
- 下一篇:带座的拐杖型助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