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腋下缓冲结构的助行器腋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9301.X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9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伦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2 | 分类号: | A61H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熙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腋下 缓冲 结构 助行器腋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腋下缓冲结构的助行器腋拐,包括不锈钢主架,所述不锈钢主架包括左折弯杆、右折弯杆和下定位支撑管,下定位支撑管的上部与左折弯杆、右折弯杆的下部竖直管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下定位支撑管的底端和左折弯杆、右折弯杆的下部竖直管部的底端固定在连接块中。本发明通过缓冲弹簧支撑腋托,使得随着腋拐与地面的冲击,通过缓冲弹簧的缓冲力可以将冲击力降低,减少腋托对使用者腋下的冲击,提高使用舒适度,同时,其通过底部设置的下缓冲弹簧也进一步降低冲击力,提高使用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助行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带腋下缓冲结构的助行器腋拐。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助行器腋拐的上部腋托一般是采用弹性材料支撑的块体,其处于腋下,对使用者在使用时的腋下起到支撑作用,而对于一些不会使用腋拐的人,其一开始使用时,就将腋托压在腋下处,这样在使用时,通过人体的力量压在腋托上进行摆动移动时,其腋拐与底面的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会传递给腋下,使得腋下会产生痛觉,使用不舒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带腋下缓冲结构的助行器腋拐,它通过缓冲弹簧支撑腋托,使得随着腋拐与地面的冲击,通过缓冲弹簧的缓冲力可以将冲击力降低,减少腋托对使用者腋下的冲击,提高使用舒适度,同时,其通过底部设置的下缓冲弹簧也进一步降低冲击力,提高使用舒适度。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带腋下缓冲结构的助行器腋拐,包括不锈钢主架,所述不锈钢主架包括左折弯杆、右折弯杆和下定位支撑管,下定位支撑管的上部与左折弯杆、右折弯杆的下部竖直管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下定位支撑管的底端和左折弯杆、右折弯杆的下部竖直管部的底端固定在连接块中;
所述左折弯杆、右折弯杆的上部竖直部的顶端固定有上连接板,上连接板的中部成型有至少一个竖直通孔,缓冲导向杆插套在对应的竖直通孔中,所有缓冲导向杆的底端伸出上连接板的底面并固定有下限位板,缓冲导向杆的顶端伸出上连接板的顶面并固定在腋托的下部固定连接块的底面上,缓冲弹簧插套在缓冲导向杆的上部,缓冲弹簧的底端着力于上连接板的顶面上,缓冲弹簧的顶端着力于下部固定连接块的底面上。
所述腋托包括下部固定连接块,下部固定连接块嵌套在上部弹性支撑块的底面中部成型有的卡槽中,下部固定连接块的侧壁固定在卡槽的内侧壁上。
所述下限位板的顶面上固定有弹性块,弹性块的顶面压靠在上连接板的底面上。
所述左折弯杆、右折弯杆的中部之间设有握把,握把通过中间连接螺栓固定在左折弯杆和右折弯杆上。
所述下定位支撑管的中部插套有调节支撑管,调节支撑管的底端伸出下定位支撑管的底面,调节支撑管的下部内侧壁成型有内螺纹,限位套体螺接在内螺纹上,限位套体的底端外侧壁成型有环形支撑边,环形支撑边压靠在调节支撑管的底面上,缓冲杆插套在限位套体中,缓冲杆的顶端伸出限位套体并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压靠在限位套体的顶面上,缓冲杆的底端伸出限位套体的底面并固定有弹性支撑块。
所述缓冲杆的下部插套有下缓冲弹簧,下缓冲弹簧的底端着力于弹性支撑块的顶面上,下缓冲弹簧的顶端着力于环形支撑边的底面上。
所述下缓冲弹簧插套在波纹弹性套中,波纹弹性套的底端固定在弹性支撑块的顶面上,波纹弹性套的顶面固定在环形支撑边的底面上。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通过缓冲弹簧支撑腋托,使得随着腋拐与地面的冲击,通过缓冲弹簧的缓冲力可以将冲击力降低,减少腋托对使用者腋下的冲击,提高使用舒适度,同时,其通过底部设置的下缓冲弹簧也进一步降低冲击力,提高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上部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伦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米伦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93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