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异氰酸酯组合物、涂料组合物和涂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8851.X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1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勉;山内理计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18/79 | 分类号: | C08G18/79;C08G18/48;C08G18/09;C08G18/32;C08G18/30;C09D17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酸 组合 涂料 | ||
提供多异氰酸酯组合物、涂料组合物和涂膜。提供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和使用了其的涂膜,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包含多异氰酸酯,含有脲基甲酸酯基、异氰脲酸酯基和氨基甲酸酯基,将脲基甲酸酯基的摩尔数记作A、将异氰脲酸酯基的摩尔数记作B、将氨基甲酸酯基的摩尔数记作C时,C/B为0.06以上且5.50以下,所述多异氰酸酯由(A)选自由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脂环式二异氰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二异氰酸酯与选自由(B1)数均分子量为400以上且10000以下的具有氧亚丙基的聚醚系多元醇和(B2)由2元以上且3元以下的醇和ε‑己内酯衍生的数均分子量为250以上且4000以下的聚酯系多元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多元醇获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异氰酸酯组合物、涂料组合物和涂膜。
背景技术
使用了多异氰酸酯组合物的涂料组合物的外观、耐候性、耐久性优异,因此被广泛用作建筑、汽车、塑料、信息家电用途等的涂料。其中,在如汽车、建筑的表层涂布用途那样要求高品质的外观和优异的耐候性和耐久性的用途中,能够形成致密的交联涂膜且精加工外观良好的双组分型聚氨基甲酸酯涂料得到较高评价。
在汽车用途、建筑用途等中,期望在具备上述性能的基础上还具备良好的耐水性、伸展性、弯曲性以及与基底密合的密合性的涂料组合物。以往,在制作这种涂料组合物的情况下,采用了通过使用下述组合物而使涂膜具备高硬度的方法,所述组合物是将作为主剂成分的丙烯酸类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等多元醇、作为固化成分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以下有时简写为“HDI”)等二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用于原料并进行异氰脲酸酯化而得的。但是,经异氰脲酸酯化的组合物使涂膜坚硬,因此,存在柔软性降低、无法追随于由温度变化所致的涂膜伸缩、涂膜破碎的情况。为了解决该问题,作为对涂膜赋予伸展性的方法,例如公开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3中。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脂肪族二异氰酸酯或脂环式二异氰酸酯与具有氧亚丙基的聚醚多元醇的反应物。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脂肪族二异氰酸酯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与聚己内酯多元醇的反应物。
作为制作除了经异氰脲酸酯化的组合物之外的高官能多异氰酸酯组合物的其它方法,可列举出例如将HDI等二异氰酸酯和醇用于原料并进行脲基甲酸酯化的方法等。脲基甲酸酯化反应是使异氰酸酯基与氨基甲酸酯基发生加成反应的方法,作为脲基甲酸酯化反应的原料的氨基甲酸酯基因反应而逐渐减少。因此,反应自然收减,难以发生异氰脲酸酯化反应那样的高分子量化,因此能够获得粘度较低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脲基甲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组合物使用了由ε-己内酯衍生的聚酯系多元醇。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脲基甲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原料使用了HDI等二异氰酸酯以及由醇和ε-己内酯衍生的数均分子量为250以上且2000以下的聚酯系多元醇。通过使用含有该多异氰酸酯组合物的固化剂和含有多元醇的主剂,能够赋予耐候性、耐久性、耐擦划性和干燥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3884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058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1-0285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方法中,所得涂膜有时耐水性和耐候性不足。
此外,对于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组合物而言,在所得涂膜中,尚未研究对耐水性和密合性造成的影响。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提供制成涂膜时的耐水性、耐候性、弯曲性和密合性优异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以及使用了前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的涂料组合物和涂膜。
此外,本发明提供制成涂膜时的耐水性、耐候性和伸展性优异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以及使用了前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的涂料组合物和涂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8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