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8826.1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4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虎;王江;王键华;段利芳;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23K50/80;C05F7/00;C02F9/14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杨明环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水循环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养殖池、污水收集沉淀池、脱水装置、第一杀菌消毒装置、第二养殖池、植物种植地、水处理装置和供水池;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底部设有排污组件,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通过排污组件与污水收集沉淀池相连,污水收集沉淀池的底部通过脱水装置与第二养殖池相连,污水收集沉淀池的底部通过第一杀菌消毒装置与植物种植地相连,污水收集沉淀池的上部通过水处理装置与供水池相连,供水池与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相连;所述第一养殖池为鱼或虾养殖池,所述第二养殖池为海参养殖池。本发明的水循环系统实现水产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同时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设施渔业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产业,它集现代工程、机电、生物、环保、饲料科学等多学科为一体,运用各种最新科技手段,在陆上或海上营造出适合鱼类生长繁殖的良好水体与环境条件,把养鱼置于人工控制状态,以科学的精养技术,实现鱼类全年的稳产、高产。由于它立足于环境保护,将产业与环境密切结合在—起,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二十年来,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及提高土地的使用率,我国的池塘养殖设施普遍采用“进排水渠+养殖池塘”方式进行构筑池塘,主要依赖水源水质、增氧机、化学药剂及益生菌的使用等保障集约化池塘养殖生产的进行,而这种方式抵御环境水质变化和水域污染事故的能力很差,及养殖系统自身还存在着水质劣化、池塘老化等问题,养殖过程富营养物质的排放还加剧了日益脆弱的自然水域净化能力,疾病泛滥、药物残留的现象频繁发生。在高产池塘养殖过程中,水质调控很大部分是依靠大量换水,以其达到池塘水体改善的目的,在这样的养殖操作模式下,高含量氮(N)、磷(P)、有机物等的池塘废水对养殖水环境造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日趋严重,还因此破坏了环境生态系统,造成寄生微生物孳生,高度依靠化学药物的使用,来维护高密度集约化池塘养殖操作,直接威胁鱼产品质量卫生安全。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亟需提供一种水循环系统,与常规的池塘养殖相结合,满足水产养殖的水质要求,避免环境污染,同时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循环系统,该系统的结构设置可通过较为生态环保的方法,实现水产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同时将不同水产品的养殖及植物种植相结合,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养殖池、污水收集沉淀池、脱水装置、第一杀菌消毒装置、第二养殖池、植物种植地、水处理装置和供水池;
所述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底部设有排污组件,所述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通过排污组件与污水收集沉淀池相连,所述污水收集沉淀池的底部通过脱水装置与第二养殖池相连,所述脱水装置与水处理装置相连,所述污水收集沉淀池的底部通过第一杀菌消毒装置与植物种植地相连,所述污水收集沉淀池的上部通过水处理装置与供水池相连,所述供水池与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相连;
所述第一养殖池为鱼或虾养殖池,所述第二养殖池为海参养殖池;
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生物过滤池、第二生物过滤池、水质调节池和第二杀菌消毒装置,所述第一生物过滤池的上方设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污水收集沉淀池通过第一过滤组件与第一生物过滤池相连,所述第一生物过滤池与第二生物过滤池相连,所述第二生物过滤池与水质调节池相连,所述水质调节池通过第二杀菌消毒装置与供水池相连。
本发明中在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内设排污组件,可根据需要将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中的部分污物(沉淀性污物)随时排出,同时增添净水,使养殖物能够保持在相对洁净的水环境中,避免由于污染引起疾病等。当然如果水的污染达到一定程度,也可将水全部抽干,进行换水。
优选地,所述排污组件包括隔网、隔网清理组件、集污管、抽污泵和排污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8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