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钙镁铝酸盐为添加剂的抗侵蚀钢包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8628.5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2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先;金钊;尹斌;王新杰;王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043 | 分类号: | C04B35/043;C04B35/622;B22D41/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2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钙镁铝酸盐 添加剂 侵蚀 钢包 镁碳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钙镁铝酸盐为添加剂的抗侵蚀钢包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碳砖由电熔镁砂、钙镁铝酸盐粉末、石墨、炭黑等原料组成,另外包括结合剂酚醛树脂。本发明使用钙镁铝酸盐将少量的CaO引入到基质中,钙镁铝酸盐中的CaO与铝酸钙相结合,对水的敏感度小,钙镁铝酸盐颗粒主要由嵌入在铝酸钙相中的镁铝尖晶石微晶构成,改善了镁碳砖的抗渣侵蚀和渗透性,从而提高了镁碳砖的使用寿命,增加了钢包的周转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钙镁铝酸盐为添加剂的抗侵蚀钢包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MgO-C砖中的碳不易被渣润湿而具有优异的抗渣渗透性,还具有优异的抗热震性、高热导率、低热膨胀、高韧度等特性,所以MgO-C耐火材料是钢包渣线首选耐火材料。然而其存在抗氧化性差及高温强度低的缺点,限制了MgO-C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
研究发现,MgO-C砖的抗侵蚀性第一反应阶段,渣中的FeO或周围的氧气将碳成分氧化;第二反应阶段,渣渗透以及MgO侵蚀将增大。高温下MgO与碳接触被还原,促进MgO的侵蚀。Mg蒸气与氧气反应在耐火材料-渣界面形成致密的MgO层,进而降低渣的渗透。而且,FeO被还原成Fe,没有形成低共熔氧化物成分。C氧化形成的CO在耐火材料渣界面产生较大的压力,改善抗侵蚀性。
Al2O3加入到MgO-C中获得的铝镁碳砖砖具有优异性能,如高热导率、抗热震性和抗渣侵蚀性。与传统高铝耐火材料、白云石质耐火材料相比,铝镁碳砖的性能得到改善,这在钢包使用中已经得到证实。这些优异性能是由于方镁石与氧化铝反应形成尖晶石(MgAl2O4)所致。尖晶石由于具有高耐火度、抗热震性、高抗渣渗透和侵蚀性能而被广泛用于耐火材料中。但是,随着氧化铝含量在MgO-C中的增多,其渣渗透降低,原因如下:(1)形成尖晶石;(2)形成的碳化物和氮化物阻止石墨氧化;(3)Al2O3与SiO2、CaO等反应形成低熔点相使得渣的黏度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钙镁铝酸盐为添加剂的抗侵蚀钢包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使用钙镁铝酸盐将少量的CaO引入到基质中,钙镁铝酸盐中的CaO与铝酸钙相结合,对水的敏感度小,钙镁铝酸盐颗粒主要由嵌入在铝酸钙相中的镁铝尖晶石微晶构成,改善了镁碳砖的抗渣侵蚀和渗透性,从而提高了镁碳砖的使用寿命,增加了钢包的周转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以钙镁铝酸盐为添加剂的抗侵蚀钢包镁碳砖,所述镁碳砖由如下原料按重量份比例组成:3mm<粒度≤5mm的电熔镁砂20~30份,1mm<粒度≤3mm的电熔镁砂10~25份,0mm<粒度≤1mm的电熔镁砂10~25份,200目的电熔镁砂10~20份,200目的钙镁铝酸盐粉末1~15份,200目的石墨1~10份,200目的炭黑1~10份;另外包括结合剂酚醛树脂1~10份。
所述以钙镁铝酸盐为添加剂的抗侵蚀钢包镁碳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进行粉碎、筛分、细磨:将电熔镁砂原料用颚式破碎机破碎成大颗粒,将其中一部分大颗粒用辊式破碎机粉碎成粒径≤5mm的小颗粒;小颗粒按所需粒径进行筛分;用球磨机将部分小颗粒细磨成粒径为200目的微粉;将钙镁铝酸盐、石墨及炭黑分别磨至200目;
(2)配料:按设定配比称取原料:
(3)搅拌:将配好的电熔镁砂原料投入混料机中,混合2~3分钟,一次性缓慢加入结合剂酚醛树脂;然后加入石墨、炭黑混合1~2分钟,最后加入钙镁铝酸盐粉末混合20~30分钟后出料;
(4)成型:将混合料压制成型;
(5)热处理:将成型后的镁碳砖放置窑车上,推进干燥窑进行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86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