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识别号的迁移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8306.0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3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随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18 | 分类号: | H04W8/18;H04W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 | 范胜祥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识别 迁移 方法 装置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属于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户识别号的迁移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针对第二终端上用户识别号的迁入指令,建立与运营商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通道;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上嵌入式SIM卡的卡标识,向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终端标识、所述卡标识以及所述用户识别号的识别号迁移请求;接收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基于所述识别号迁移请求生成的目标简档,安装并激活所述目标简档,所述目标简档包括所述终端标识、所述卡标识以及所述用户识别号。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简化用户识别号的迁移过程,进而可以提高用户使用嵌入式SIM卡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户识别号的迁移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终端的SIM卡也在不断更新。终端的SIM卡的尺寸越来越小,演变的周期也越来越短。嵌入式SIM卡(Embedded-SIM,eSIM卡)的出现,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eSIM卡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终端的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终端中。因此eSIM卡的使用可以使终端更为轻薄,节约终端的制造成本,并且用户不需要手动安装SIM卡。
由于目前的eSIM技术中,尚不支持eSIM简档在两个eSIM终端上迁移,当用户想要在新的eSIM终端上使用旧的eSIM终端上已激活的用户识别号(如手机号)时,即用户进行用户识别号的迁移时,必须去运营商服务网点重新申请一个新的简档,从而降低了用户识别号在两个eSIM终端之间迁移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识别号的迁移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可以简化用户识别号的迁移过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识别号的迁移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第二终端上用户识别号的迁入指令,建立与运营商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通道;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上嵌入式SIM卡的卡标识,向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终端标识、所述卡标识以及所述用户识别号的识别号迁移请求;
接收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基于所述识别号迁移请求生成的目标简档,安装并激活所述目标简档,所述目标简档包括所述终端标识、所述卡标识以及所述用户识别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识别号的迁移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针对第二终端上用户识别号的迁入指令,建立与运营商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通道;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上嵌入式SIM卡的卡标识,向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终端标识、所述卡标识以及所述用户识别号的识别号迁移请求;
简档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基于所述识别号迁移请求生成的目标简档,安装并激活所述目标简档,所述目标简档包括所述终端标识、所述卡标识以及所述用户识别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识别号的迁移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第一终端上用户识别号的初始简档的迁出指令,建立与运营商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通道;
向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发送所述用户识别号,获取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识别号生成的第一简档;
接收第二终端针对所述第一简档对应的第一二维码的扫描指令,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与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通道并进行所述用户识别号的迁入。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8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板车
- 下一篇:一种教师教学反思功能的实现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