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河道底泥制备的陶粒滤料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8061.1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2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史贵君;尹静;张博;胡林;于慧卿;郭力源;王天伟;张永宜;廖孟哲;甘振东;梁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中交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3/13;C04B33/132;C04B33/32;B01D39/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河道 制备 陶粒 料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基于河道底泥制备的陶粒滤料及其方法,步骤包括:将底泥烘干研磨后过筛,最终筛分出供制备陶粒的底泥粉末;将底泥粉末、无机添加剂和粘结剂在球磨机均匀混合,得到制备陶粒的原料;将原料放在搅拌机搅拌,过程中加入水;将搅拌完成的原料,制成颗粒;采取干燥、预热、焙烧、烧结的流程进行,设定温度梯度来控制马弗炉的升温过程;降温后用铝箔覆盖,并洒水养护。本发明将陶粒滤料运用于水处理领域中实现资源化利用,同时其高温烧制的过程可以固结重金属,避免二次污染,有效解决了河道底泥的资源化利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道疏浚行业和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河道底泥制备的陶粒滤料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河道底泥是沉积于河道底部,含有砂、粘土、残渣和其它物质的松散颗粒集合体,主要来源于土壤的侵蚀作用、动植物机体的分解以及排入河道的污水中所含的颗粒物。河道底泥淤积在河道底部、影响河道流通,底泥蓄积的污染物还会影响河流水质,所以要对其进行疏浚清掏。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河道疏浚行业不断发展,每年清理后倾倒至海洋的底泥达2亿m3。但污染的底泥中含有氮磷化合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极易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底泥的处置问题。底泥的资源化就是其中一种主要的处置方法。
目前,底泥的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工程加固、制备建材、农业肥料、湿地修复等方式,但这些常用的手段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采用底泥作肥料对底泥的污染程度、植物的类型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不能用于种植蔬菜水果的农田,同时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会对地下水造成潜在的威胁;而用底泥烧制砖瓦时,由于底泥中的CaO含量达不到建材的标准,往往需要添加大量含CaO的添加剂,而且底泥中存在的油类有机物、黏土矿物会减弱砖瓦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河道底泥制备的陶粒滤料及其方法,针对现有的河道底泥产量大、难以有效利用、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将陶粒滤料运用于水处理领域中实现资源化利用,同时其高温烧制的过程可以固结重金属,避免二次污染,解决河道底泥的资源化利用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河道底泥制备陶粒滤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河道底泥的筛选:将底泥烘干研磨后过筛,最终筛分出供制备陶粒的底泥粉末;
(2)陶粒原料:将底泥粉末、无机添加剂和粘结剂在球磨机均匀混合,得到制备陶粒的原料;
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底泥粉末50-60份、无机添加剂15-20份、粘结剂1-2份;
(3)陶粒原料加水搅拌:将原料放在搅拌机搅拌,过程中加入原料总质量5%-10%的水;
(4)陶粒成型烧制:将搅拌完成的原料,制成粒径6-8mm的颗粒;采取干燥、预热、焙烧、烧结的流程进行,设定温度梯度来控制马弗炉的升温过程;
(5)陶粒养护:降温后用铝箔覆盖,并洒水养护。
步骤(1)中,底泥烘干研磨后过150目筛网。
步骤(2)中,混合转速300r/min,时间2h。
步骤(2)中,无机添加剂为粉煤灰、膨润土、广西白泥、沉珠粉、硅藻土中的任一种。
步骤(2)中,粘结剂为水玻璃,模数3.0。
步骤(2)中,混合完毕后的原料应密封放入60℃的烘箱内保存。
步骤(3)中,搅拌时间5min。
步骤(4)中,烧制程序为:200℃干燥2h、500℃预热30min、600℃焙烧30min、1050℃烧结6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中交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中交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8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