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固态锂氟化碳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7260.0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6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平;蒋澄;邹剑;牛晓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3 | 分类号: | H01M4/583;H01M4/04;H01M10/052;H01M10/056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氟化 二次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全固态锂氟化碳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氟化碳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均匀混合,涂覆于铝箔上制成氟化碳极片;
S2.采用静电纺丝法在S1制得的氟化碳极片表面纺织支撑膜;
S3.将聚合物与锂盐溶于有机溶剂,形成凝胶固态电解质,然后将其滴于S2制得的支撑膜上,加热使得原位形成固态电解质,得到电极片;
S4.裁切S3制得的电极片,并与金属锂匹配装成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锂氟化碳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氟化碳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90-96:0.5-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锂氟化碳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氟化碳材料为氟化石墨、氟化石墨烯、氟化碳纳米管、氟化碳微球、氟化软碳和氟化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导电剂为乙炔黑、Super P、导电炭黑和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丙烯酸以及聚酰亚胺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锂氟化碳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支撑膜的材料为聚偏氟乙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和聚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锂氟化碳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支撑膜的厚度为5-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锂氟化碳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聚合物与锂盐的质量比为0.2-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锂氟化碳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聚合物为聚环氧乙烷、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环氧丙烷和聚偏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锂盐为六氟磷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四氟硼酸锂和高氯酸锂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为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和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锂氟化碳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加热温度为40-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锂氟化碳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窗口为1.5-5V。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全固态锂氟化碳二次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72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型太阳能电池光退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同心圆单晶硅电池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