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金铸锭的锻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97030.4 | 申请日: | 2020-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3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林;付锐;孟令超;冯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5/08 | 分类号: | B21J5/08;B21J5/02;B21J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铸锭 锻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材料加工锻造领域,公开了一种合金铸锭的锻造方法,其中,所述合金铸锭为圆柱状,所述锻造方法包括:步骤一、准备n个管状的、内径不同的模具和一一对应的n个冲头,n大于等于3;步骤二、按照所述模具的内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所述合金铸锭放入所述模具中并通过对应的所述冲头冲压、镦粗所述合金铸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高径比高达5的合金铸锭的开坯,在常规的液压快锻机上即可完成,模具的使用可有效防止坯料在镦锻开坯过程的失稳,且不会出现鼓肚现象,坯料成形后对称性好,坯料在模具和冲头三向约束下有利于铸态组织的均匀破碎,减少变形死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加工锻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合金铸锭的锻造方法。
背景技术
铸锭开坯是变形高温合金热加工锻造的首道工序,其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破碎铸态组织获得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组织,提高材料塑性;二是改变铸锭几何形状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对于部分难变形高温合金铸锭,由于添加大量的合金化元素,需要制备直径小于350mm铸锭,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元素偏析会降低,材料化学成分和组织均匀性会提高,为保证铸锭总质量满足后续最终的产品需求,因此需要生产高径比大于2.5的高温合金铸锭。
对于直径在350mm以内的高温合金铸锭,通常长度不超过直径的2.5倍,因为当铸锭高度与直径之比超过2.5时,镦粗时会发生失稳现象,或导致坯料腰部出现折叠引起大量物料的损失,失稳后若校直会引起铸锭表面开裂,给开坯过程带来困难,造成物料的损失,材料的组织达不到理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金铸锭的锻造方法,以解决大高径比合金铸锭不容易开坯锻造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合金铸锭的锻造方法,其中,所述合金铸锭为圆柱状,所述锻造方法包括:
步骤一、准备n个管状的、内径不同的模具和一一对应的n个冲头,n大于等于3;
步骤二、按照所述模具的内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所述合金铸锭放入所述模具中并通过对应的所述冲头冲压、镦锻所述合金铸锭。
可选择的,在步骤二中,将所述模具和对应的所述冲头加热到预定温度,并保温预定时间;将所述合金铸锭加热到锻造温度后放入所述模具中;使用对应的所述冲头冲压、镦锻所述模具中的合金铸锭,直到合金铸锭的外周与所述模具的内周吻合;从所述模具中取出所述合金铸锭,并将合金铸锭保温存放,
其中,按照所述模具的内径从小到大的顺序,通过以上步骤对所述合金铸锭进行锻造处理。
可选择的,在步骤二中,在所述模具的内壁上涂覆润滑剂。
可选择的,所述模具包括大端和小端,所述模具的内径从所述大端向所述小端逐渐减小,在步骤二中,以大端朝上的方式放置所述模具,将所述合金铸锭放置在所述模具中,所述合金铸锭的高度大于所述模具的高度;使用快锻机通过所述冲头从上向下冲压、镦锻所述合金铸锭,直到所述合金铸锭与所述模具等高;调转所述模具使得所述小端朝上,使用快锻机通过所述冲头冲压所述合金铸锭,直到所述合金铸锭的外周与所述模具的内周吻合。
可选择的,在步骤二中,使用软包套包裹所述合金铸锭后放入所述模具中。
可选择的,所述软包套由玻璃纤维棉制成,并且在所述软包套的内表面涂撒玻璃粉。
可选择的,在步骤一中,准备三个所述模具及三个对应的所述冲头,包括内径依次增大的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第三模具以及一一对应的第一冲头、第二冲头和第三冲头。
可选择的,所述合金铸锭与待使用的所述模具的高度差为Δ,待使用的所述模具的内径为D,Δ和D的比值≤1。
可选择的,所述合金铸锭的体积小于等于所述模具的容积。
可选择的,所述合金铸锭的高度和直径的比值为2.5-5,所述合金铸锭的直径小于3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7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