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用绿色屋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96800.3 | 申请日: | 2020-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6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徐汇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033 | 分类号: | A01G9/033;A01G27/00;C02F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绿色 屋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绿色屋顶,属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海绵城市用绿色屋顶,包括屋顶本体,所述屋顶本体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上设置有用于绿化的种植槽,种植槽的一侧开设有透水孔;种植槽的外侧设置有静置装置,静置装置与种植槽固定相连,静置装置背离种植槽的一侧连通设置有收集箱,且收集箱的顶部位置处水平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收集箱、储水箱连通设置,达到提高使用便利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绿色屋顶。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过度城市化”现象,产生一系列被称为“城市病”的矛盾和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占用,切断了自然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作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110005141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集成屋顶,包括横梁,横梁的上端固定有屋顶本体,横梁的上端侧壁上设有植物种植槽,横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为U型结构,安装架内侧通过锁紧螺钉固定有收集箱,收集箱的内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下端依次贯穿收集箱与安装架并设有阀门,横梁的下端对称设有两个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承托板,承托板上固定有储水箱,储水箱的内部设有增压泵。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绿色建筑集成屋顶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雨水量来调节伸缩装置对收集箱的大小进行更换,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用绿色屋顶,通过在收集箱和储水箱之间增设连通管,使得收集箱内的水达到一定量以后可以自动向储水箱中输送,以达到提高使用便利性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用绿色屋顶,包括屋顶本体,所述屋顶本体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上设置有用于绿化的种植槽,种植槽的一侧开设有透水孔;种植槽的外侧设置有静置装置,静置装置与种植槽固定相连,静置装置背离种植槽的一侧连通设置有收集箱,且收集箱的顶部位置处水平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收集箱、储水箱连通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搭建该屋顶本体时,将储水箱放置在屋顶本体的中间位置处,然后将种植槽放置在储水箱上并固定,雨水从种植槽的透水孔中流入静置装置中进行静置沉淀,使得雨水中携带的泥沙因重力作用下沉,提高对雨水的净化效果,待静置沉淀后的雨水流入收集箱中以待使用,当雨水量较大时,收集箱中的雨水达到一定量以后被输送到储水箱中,相对比现有技术中根据雨水量来调节伸缩装置对收集箱的大小进行更换的情况,本发明达到了提高使用便利性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与收集箱连通设置,且排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种植槽上方并螺纹连接有喷管;收集箱外侧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增压泵,增压泵与排水管连通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箱内部的水通过排水管向外输送并对种植槽内的绿植进行浇水,增压泵将水输送至种植槽上,喷管增大排水管对绿植的覆盖面积,提高收集箱内部的雨水的利用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置装置包括第一静置槽和第二静置槽,第一静置槽置于靠近种植槽的一侧,且第一静置槽的高度大于第二静置槽的高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静置装置包括第一静置槽和第二静置槽,使用该静置装置时,雨水从种植槽中流入第一静置槽内,雨水中携带的泥沙因重力作用下沉,待沉淀后的雨水积攒到一定量以后从第一静置槽中转输到第二静置槽中进行二次沉淀,进一步提高雨水的净化效果,防止收集箱中积攒大量的泥沙,提高使用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箱远离连通管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与储水箱连通设置,且连接管远离储水箱的位置处设置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徐汇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徐汇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6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污染气流推动的汽车尾气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