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涂回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96627.7 | 申请日: | 2020-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7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润安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B14/10 | 分类号: | B05B14/10;B05B15/50 |
| 代理公司: | 无锡万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3 | 代理人: | 李翀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涂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涂回收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及时收集粉料的喷涂回收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下上设有承接装置,所述承接装置包括位于机架两侧的支撑板、位于一侧支撑板上设有的转动电机、位于转动电机出口设有的转动辊、位于转动辊上设有的第一凹槽、位于另一侧支撑板上设有的从动辊、位于从动辊上设有与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二凹槽、套设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上的传动带、位于传动带上的抬高块及位于抬高块上设有的承接槽,所述机架上位于转动电机一侧下方还设有回收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涂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粉末喷涂设备是进行静电粉末喷涂所必需使用的工具之一,它能够将喷涂,回收,供粉等一系列的工艺进行有效的衔接,从而赋予粉末喷涂工艺较高的效率。静电喷涂技术利用静电原理来对工件进行表面处理,因此整个粉末喷涂工艺也需要一套完整的粉末喷涂设备来实施。根据粉末的喷涂方式以及粉末材料本身的可回收性。通常意义上所讲的粉末喷涂设备包括了粉末静电喷枪(喷枪控制装置),回收装置,粉房以及供粉装置等。这几种装置的结合使用,使得整个粉末喷涂的工艺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
目前,公开号为CN20842727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涂粉末回收装置,它包括括喷涂箱体、分离箱体、回收罐体和晶体管,所述喷涂箱体的右侧设有分离箱体,所述分离箱体的顶部连接送料管体,所述送料管体的右端连接回收罐体,所述回收罐体的右上侧连接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右侧连接晶体管;所述分离箱体的内部设有转翼式过滤器,所述转翼式过滤器的顶部设有固定筛网,所述送料管体的内部设有抽风机,所述分离箱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回收盒;所述回收罐体的外部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内部转动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侧设有多个搅拌杆。
这种喷涂粉末回收装置虽然设备整体回收更加彻底,并且使用更加安全稳定,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但是往往有些粉料掉落在底部一旦时间过长会黏连在底部设备的表面,并且难以清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涂回收装置,其具有可以有效的及时收集粉末减少出现粉末长时间粘在设备上,从而清洗不变的情况,有效保证生产环境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喷涂回收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下上设有承接装置,所述承接装置包括位于机架两侧的支撑板、位于一侧支撑板上设有的转动电机、位于转动电机出口设有的转动辊、位于转动辊上设有的第一凹槽、位于另一侧支撑板上设有的从动辊、位于从动辊上设有与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二凹槽、套设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上的传动带、位于传动带上的抬高块及位于抬高块上设有的承接槽,所述机架上位于转动电机一侧下方还设有回收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的承接装置可以配合机架上传输的工件,从而在机架上的工件一边进行传输一边进行喷涂,而喷涂多余的粉料将会角落在承接槽内,而承接槽通过转动电机的传送将在回收槽上方的时候倾倒至回收槽内,并经过转动电机到达开头重新对工件进行承接,粉料会通过承接槽及时的收集至回收槽内,从而进行统一的处理回收。
进一步设置:所述承接槽与抬高块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位于抬高块上设有的支架、位于承接槽底部插入至支架的勾板、位于支架与勾板上设有的贯穿孔及位于贯穿孔上设有的固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的连接装置可以有效的使得承接槽与抬高块连接,同时方便拆卸、清洁,等待生产结束后可以统一的进行拆卸后清洁,并重新进行安装,从而有效及时的将粉料去除,减少常年累月积累在设备上,有效的保护生产环境。
进一步设置:所述承接槽外壁上设有震动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的震动器可以有效的对承接槽进行震动,从而使得黏连在承接槽上的粉料可以有效的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润安涂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润安涂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66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