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酸腐蚀管线钢X52MS热轧卷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5591.0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0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文小明;韩宇;吴刚;徐勇;苏崇涛;张海宾;许学利;胡维铸;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24;C22C38/26;C22C38/28;C21D8/02;C22C3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腐 管线 x52ms 热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酸腐蚀管线钢X52MS热轧卷板,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C 0.03‑0.10%,Mn 0.45‑0.80%,Si 0.10‑0.30%,Al 0.010‑0.050%,Cr 0.25‑0.40%,Ti 0.015‑0.035%,P≤0.012%,S≤0.0050%,N≤0.0060%,O≤0.0040%,Nb 0.030‑0.065%,V 0.015‑0.04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夹杂物。本发明还公开了X52MS热轧卷板的制备方法,大大提高了管线钢的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生产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酸腐蚀管线钢X52MS热轧卷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酸腐蚀管线钢主要用来制造输送酸性天然气的管道,是石油天然气用钢中生产难度最大的一类。该钢对成分设计、冶炼技术、轧制技术及冶金装备水平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因此抗酸管线钢的生产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钢厂管线钢生产的最高水平。由于抗酸腐蚀管线钢服役风险高和生产难度大,世界范围只有欧洲钢管、德国迪林根、日本新日铁和JFE等少数钢铁企业能够批量、稳定生产,国内重点钢厂都进行了抗酸腐蚀管线钢的工业试制和批量生产。另外,目前的抗酸性腐蚀X52MS管线钢在制造工艺上存在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等不足。对优化开发新型抗酸性腐蚀X52MS管线钢、提高管线钢质量以及优化管线钢的制备方法存在迫切需求。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抗酸性腐蚀X52MS管线钢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X52MS管线钢在制备过程中,钢水的纯净度及铸坯内部质量低,以及管线钢合金成分设计不合理,有害元素硫、磷和气体含量高,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无法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酸腐蚀管线钢X52MS热轧卷板,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C 0.03-0.10%,Mn 0.45-0.80%,Si 0.10-0.30%,Al 0.010-0.050%,Cr 0.25-0.40%,Ti 0.015-0.035%,P≤0.012%,S≤0.0050%,N≤0.0060%,O≤0.0040%,Nb 0.030-0.065%,V 0.015-0.04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夹杂物。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酸腐蚀管线钢X52MS热轧卷板的制备方法,包括精炼处理后进行钙质化,适当增加软吹时间,严格控制钢水中夹杂物;全过程采用保护浇注。加热制度:确保板坯出炉温度≥1180℃;精轧出口温度目标820℃;卷取温度目标550℃。
进一步地,包括如下工艺流程: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2300热轧)加热→粗轧、精轧→控制冷却→卷取。
进一步地,所述铁水预处理中处理入炉S≤0.005%。
进一步地,所述转炉冶炼工序中,钢包Als按0.005-0.015%控制;要求钢包N≤30ppm。
进一步地,所述炉外精炼工序中,增N量≤10ppm。
进一步地,所述连铸工序中,控制水口吸N,控制增N≤5ppm;采用高碱度中包渣,中包按过热度≤25℃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种抗酸腐蚀管线钢X52MS热轧卷板在成分设计上,采用低碳,极低磷、超低硫和微合金化的设计,并配合纯净钢技术和控轧控冷工艺,力学性能及抗HIC、SSCC腐蚀各项指标达到要求。采用抗酸管线钢X52MS生产制造输送酸性天然气的管道可大幅度提高管道使用寿命,减少因腐蚀造成的钢材损耗,可带来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5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