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人防警报鸣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5265.X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1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卢青;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力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7/00 | 分类号: | G08B27/00;H04L29/08;H04L29/06;H04W4/30;H04W4/14;H04W4/02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移动 智能 终端 实现 人防 警报 鸣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人防警报鸣响的方法,包括步骤:配置多个警报控制服务端;所述警报控制服务端获取一定范围内通信基站的权限;所述警报控制服务端通过移动网络向区域内的所有移动智能终端发送唤醒广播;激活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内置的人防警报程序;将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与警报控制服务端建立常连接稳定通信通道;所述警报控制服务端采用XMPP协议向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发送人防警报;通过所述移动智能终端播放所述人防警报,实现人防警报鸣响。本发明利用现有的电信、联通和移动的基站,移动智能终端成为警报鸣响终端,通过移动网络向移动智能终端推送人防警报,实现所有民众都可及时接收到警报信息并听到警报鸣响、真正实现全民覆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人防警报鸣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防空警报是城市人民防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重大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紧急报知,重大纪念活动鸣响,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管控,组织群众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
目前的防空警报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警报器的安装位置受建筑层高、安装地点限制,其鸣响范围有限,在偏远地方和地下空间常不能收到警报声响。
普通的警报设备都设置在城市的建筑物楼顶,由人防部门,社区物业或街道、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管理。由于普通的警报器设备生产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安装的警报数量也受到限制,不能保证大部分地区在发放警报鸣响的时候都能听到。
2、由于存在误报扰民的因素影响。平常警报器并不加电,在突发警情来时,及时鸣响的效果并不好。
3、警报器安装维护耗费人力物力资源多,由于维护成本高效果不稳定。
4、警报鸣响时,不能做到全民覆盖。
5、警报器建设、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人防警报鸣响的方法,以真正实现全民覆盖和智能提醒警报种类,便于正确引导市民作出相应行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人防警报鸣响的方法,包括步骤:
配置多个警报控制服务端;
所述警报控制服务端获取一定范围内通信基站的权限;
所述警报控制服务端通过移动网络向区域内的所有移动智能终端发送唤醒广播;
激活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内置的人防警报程序;
将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与警报控制服务端建立常连接稳定通信通道;
所述警报控制服务端采用XMPP协议向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发送人防警报;
通过所述移动智能终端播放所述人防警报,实现人防警报鸣响。
优选地,所述多个警报控制服务端为分布式部署,且所述警报控制服务端的数量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数量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警报控制服务端通过移动网络向区域内的所有移动智能终端发送唤醒广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向该区域内的所有移动智能终端发送SMS警报信息。
优选地,所述警报控制服务端通过移动网络向所有移动智能终端发送唤醒广播的步骤具体包括:
验证用户身份;用于判断是否获得授权;
将移动智能终端与所述警报控制服务端建立对话式持久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力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海力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52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