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神经组织肿瘤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4915.9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1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曹小伍;雷铭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憶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8 | 分类号: | A61K38/18;A61P25/00;A61K36/537;A61K31/549;A61K31/197;A61K31/216 |
代理公司: | 上海联科律师事务所 31350 | 代理人: | 赵旭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组织 肿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神经组织肿瘤药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丹参20‑30份、牛磺罗定15‑20份、γ‑氨基丁酸10‑15份、咖啡酸苯乙酯8.5‑9.5份、神经毡蛋白5.5‑7.5份和蒸馏水40‑50份,本发明涉及抗神经组织肿瘤药技术领域。该抗神经组织肿瘤药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添加丹参,可以抑制癌细胞增殖、减小癌或肿瘤的大小、防止进一步转移和抑制肿瘤血管发生,添加γ‑氨基丁酸可以活化神经组织细胞、抗肿瘤、抗氧化、改善睡眠等功效,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添加咖啡酸苯乙酯,能够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上,添加神经毡蛋白,可以使肿瘤细胞与神经毡蛋白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从根源上解决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效的提高了抗神经组织肿瘤药的药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神经组织肿瘤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神经组织肿瘤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恶性肿瘤可分为癌和肉瘤,癌是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肉瘤是指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和软骨组织等,发生的恶性肿瘤,如由大肠黏膜上皮形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黏膜上皮癌,简称大肠癌。由皮肤上皮形成的称皮肤上皮癌,简称皮肤癌等等。
现有的抗神经组织肿瘤药,大都是通过药物抑制肿瘤在神经组织上的增殖,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且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快,传统的抗神经组织肿瘤药对于肿瘤细胞抑制增殖效果较差,只是起到了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速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抗神经组织肿瘤药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神经组织肿瘤药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抗神经组织肿瘤药,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肿瘤细胞的增殖,对于肿瘤细胞抑制增殖效果较差,只是起到了降低肿瘤细胞增殖速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神经组织肿瘤药,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丹参20-30份、牛磺罗定15-20份、γ-氨基丁酸10-15份、咖啡酸苯乙酯8.5-9.5份、神经毡蛋白5.5-7.5份和蒸馏水40-50份。
优选的,所述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丹参20份、牛磺罗定15份、γ-氨基丁酸10份、咖啡酸苯乙酯8.5份、神经毡蛋白5.5份和蒸馏水40份。
优选的,所述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丹参25份、牛磺罗定18份、γ-氨基丁酸13份、咖啡酸苯乙酯9.0份、神经毡蛋白6.5份和蒸馏水45份。
优选的,所述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丹参30份、牛磺罗定20份、γ-氨基丁酸15份、咖啡酸苯乙酯9.5份、神经毡蛋白7.5份和蒸馏水50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神经组织肿瘤药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选取:选取丹参、牛磺罗定、γ-氨基丁酸、咖啡酸苯乙酯、神经毡蛋白和蒸馏水,留取备用,同时选取丹参的根以及根茎,经过清洗后进行入药;
S2、药材提取:丹参药材通过粉碎装置进行粉碎,置于提取罐中,加8倍量0.01mol/L盐酸浸泡过夜后,以14倍量水渗漉,渗漉提取的溶液过AB-8型大孔树脂柱进行纯化,先用0.01mol/L盐酸洗脱除去不被吸附的杂质,再用25%乙醇洗脱除去极性较大的杂质,最后将40%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后冻干即得到纯度大于80%的丹参总酚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憶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憶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4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