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体检测方法和装置、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4810.3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9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颜文靖;郝硕;张思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云飞;许蓓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体 检测 方法 装置 身份 认证 系统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活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用户开始人脸检测之后,控制摄像头开启;
在人脸识别框的预定位置呈现刺激图;
根据人脸预定部位是否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确定用户是否为活体;
其中,所述根据人脸预定部位是否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确定用户是否为活体包括:
判断人脸预定部位是否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
在人脸预定部位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的情况下,确定用户为活体;
其中,所述判断人脸预定部位是否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包括:
检测人脸中的预定特征点,根据人脸中的预定特征点对人脸进行对齐校准;
获取人脸预定部位随时间的坐标变化;
根据刺激图出现后预定时间内的人脸预定部位的坐标变化量,确定人脸预定部位是否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
其中,在所述人脸预定部位包括眼睛的情况下,所述检测人脸中的预定特征点包括:
检测眼睑、虹膜和瞳孔;
采用检测到的瞳孔和眼睛位置来分别计算眼睛的注视向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人脸预定部位是否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确定用户是否为活体包括:
在人脸预定部位未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的情况下,确定用户不是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预定部位有多个;
所述根据刺激图出现后预定时间内的人脸预定部位的坐标变化量,确定人脸预定部位是否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包括:
在至少一个人脸预定部位的坐标变化量大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人脸预定部位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刺激图出现后预定时间内的人脸预定部位的坐标变化量,确定人脸预定部位是否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包括:
将刺激图出现后预定时间内的人脸预定部位的坐标变化量输入预定算法模型,以判断人脸预定部位是否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人脸中的预定特征点,根据人脸中的预定特征点对人脸进行对齐校准包括:
在检测到的人脸上初始化人脸形状模型;
在每个预定特征点的邻域范围内,寻找该预定特征点的最佳匹配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人脸预定部位包括头部的情况下,所述检测人脸中的预定特征点包括:
获取每个预定特征点形状变化的点分布模型;
对每个预定特征点的局部外观变化建模;
提取头部姿态信息以及对面部特征点进行三维检测。
7.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活体检测方法确定用户是否为活体;
在用户为活体的情况下,根据用户人脸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8.一种活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头控制模块,用于在用户开始人脸检测之后,控制摄像头开启;
刺激图呈现模块,用于在人脸识别框的预定位置呈现刺激图;
活体检测模块,用于根据人脸预定部位是否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确定用户是否为活体;
其中,活体检测模块,用于判断人脸预定部位是否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在人脸预定部位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的情况下,确定用户为活体;
其中,活体检测模块在判断人脸预定部位是否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的情况下,用于检测人脸中的预定特征点,根据人脸中的预定特征点对人脸进行对齐校准;获取人脸预定部位随时间的坐标变化;根据刺激图出现后预定时间内的人脸预定部位的坐标变化量,确定人脸预定部位是否出现针对刺激图的朝向反射;
其中,在所述人脸预定部位包括眼睛的情况下,活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眼睑、虹膜和瞳孔;采用检测到的瞳孔和眼睛位置来分别计算眼睛的注视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48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