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转弯移动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4330.7 | 申请日: | 2020-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1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泉越来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5/44 | 分类号: | B63H2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转弯 移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转弯移动的设备,包括机体,机体10中设有转向腔61和移动腔62,转向腔61下侧固设有第一机体20,机体10左右两侧分别使用放置空槽49,第一机体20中设有控制操作的控制装置65,移动装置可将船舶进行横向平移,使船舶更加方便地移动行驶或停靠,此设备可大大方便船舶的行驶和停靠,增加了船舶的操作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相关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船舶转弯移动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船舶发展越来越快,船舶的推进系统越来越完善,而船舶的转向功能较差,小型船只靠划桨,大型船舶靠螺旋桨转向,但其转向的角度有限,转弯的半径也较大,致使其转弯效率不高,而且船舶无法直接横向移动,在特定的条件下有所限制,不利于船舶行驶或停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船舶转弯移动的设备,能够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一种船舶转弯移动的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设有转向腔和移动腔,所述转向腔下侧固设有第一机体,所述机体左右两侧分别使用放置空槽,所述第一机体中设有控制操作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机体下侧的主电机,所述主电机动力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第一机体上侧固设有高压壳体,所述高压壳体中设有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左侧滑动连接有左扇叶,所述左扇叶与所述转动轮之间连接有左弹簧,所述转动轮右侧滑动连接有右扇叶,所述右扇叶与所述转动轮之间连接有右弹簧,所述转动轮前后分别滑动连接有所述左扇叶和所述右扇叶,所述高压壳体左侧固设有输气管,所述第一机体下侧固设有液压系统;
所述转向腔上侧设有船舶转向的转向装置,所述移动腔中设有船舶移动的移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腔上侧的第二机体,所述第二机体中固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活塞缸,每个所述第一活塞缸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上固设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上固设有转向柱,所述转向柱上固设有转向板,所述转向板与所述机体侧面中间连接有转向弹簧,两个所述第一活塞缸中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下侧固设有与所述输气管相通的送气管,所述连接管上侧固设有相通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中抵接有溢流球阀,所述溢流管中固设有溢流挡板,所述溢流挡板与所述溢流球阀之间连接有溢流弹簧,所述连接管上侧设有两个第一空槽,所述连接管下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弹簧板,每个所述弹簧板中固设有阻隔杆,所述弹簧板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连接有阻隔弹簧,所述溢流球阀下侧固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液压缸,每个所述第一液压缸中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阻隔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压板。
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腔和所述移动腔中且上下对称的两个固定体,所述转向腔和所述移动腔中分别固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二活塞缸,每个所述第二活塞缸中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上固设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上固设有上移动杆,所述上移动杆上下两侧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转向腔和所述移动腔侧壁之间连接有移动弹簧,所述移动腔中的所述第二活塞杆上固设有下移动杆,所述上移动杆和所述下移动杆上固设有移动板,每个所述固定体中固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塞缸相通的中间管,所述中间管上固设有与所述输气管相通的进气管,所述中间管另一侧上固设有限制管,所述限制管中抵接有限制球阀,所述限制管中固设有限制管,所述限制管与所述限制球阀之间连接有限制弹簧,所述限制管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空槽,所述进气管左右两侧分别固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中滑动连接有第二液压板,所述第二液压板上固设有控制杆。
优选地,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液压系统通过液压管相连,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液压系统通过液压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泉越来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龙泉越来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43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