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车用燃料电池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4272.8 | 申请日: | 2020-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2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胡东海;胡乐利;王晶;何洪文;衣丰艳;沈玉冉;周稼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662 | 分类号: | H01M8/0662;H01M8/0438;H01M8/04694;H01M8/04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控制 燃料电池 尾气 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车用燃料电池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状外壳(19),外壳(19)内部同轴设置尾气混和管道(4),尾气混和管道(4)与燃料电池(1)可通断连通;
所述尾气混和管道(4)尾部设有催化反应进气口(15),内部固定风扇转子(6),外部固定集电环组(11),风扇转子(6)外端部固定转子永磁体(7);尾气混和管道(4)与外壳(19)之间固定搅拌棒总成(14),搅拌棒总成(14)由异步感应电动机驱动;外壳(19)内部固定发电机线圈(10);
所述发电机线圈(10)与电机控制器(17)连接,集电环组(11)与电机控制器(17)连接,电机控制器(17)与电子控制单元(18)连接;
所述搅拌棒总成(14)处的外壳(19)周向上设有排气通道(27),排气通道(27)尾部设置催化反应排气口(23),内部设有相互接触的永磁铁(22)和回位弹簧(24);外壳(19)周向上设有温度传感器(26),上端设有氢气流量传感器(25),氢气流量传感器(25)、温度传感器(26)均与电子控制单元(1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车用燃料电池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总成(14)末端为三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电磁铁(30)、加热层(31)和催化剂层(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车用燃料电池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环组(11)包括第一集电环(42)、第二集电环(43)、第三集电环(44)和第四集电环(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车用燃料电池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电环(43)和第三集电环(44)分别与电磁铁电源线(4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车用燃料电池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电环(42)和第四集电环(45)分别与加热线圈电源线(4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车用燃料电池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步感应电动机为双转子电机系统的异步感应电动机,由电动机线圈(9)和转子永磁体(7)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车用燃料电池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转子电机系统由电动机线圈(9)、发电机线圈(10)和转子永磁体(7)组成。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车用燃料电池尾气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反应的最佳温度为控制目标,对催化反应系统进行预热;搅拌棒总成(14)以混沌转速旋转搅拌,进行催化反应;检测催化反应是否含有氢气,如果含有氢气,则搅拌棒总成(14)仍以混沌转速进行搅拌,催化反应继续进行,如果不含有氢气,则进行排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车用燃料电池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反应时,催化反应系统为封闭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车用燃料电池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反应时,电子控制单元(18)由接收的温度信息,控制催化反应处于最佳反应温度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42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