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码印花毛巾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3297.6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6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黄鹤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咖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5/30 | 分类号: | D06P5/30;D06P1/649;D06P1/673;D06L4/13;D06L4/12;D03D13/00;D03D27/00;D06B3/10;D06B21/00;D06C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联科律师事务所 31350 | 代理人: | 李玉祥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码 印花 毛巾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码印花毛巾的生产工艺,属于毛巾的加工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其经过坯布的选择、一道割绒、漂染、二道割绒、上浆、定型拉幅、打卷、打印、汽蒸、水洗和烘干步骤,完成数码印花毛巾的生产工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数码印花毛巾颜色亮丽、富有光泽、图案效果精细,色彩过渡自然,且整体的生产工艺简单,便于企业批量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巾的加工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码印花毛巾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毛巾印花一般都是采用平网刮刀印花或者磁棒印花,这两种印花方式都是采用网版套印的方式,其特点是产品颜色鲜艳,在毛巾坯巾上染料的渗透效果比较好,颜色浓度没有太大限制。但是上述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局限:由于采用间歇式刮印,色浆呈堆积状,以及以筛网为花版等特殊性,同时受到分辨率和网版目数的限制,使得花型的精细度和逼真效果一直以来受到很大的限制。
针对上述问题,出现了数码印花工艺。所谓数码印花工艺,是将印花图案通过数字形式输入计算机,经编辑处理,再由计算机控制喷头把染液直接喷射到纺织品上,形成纺织品印花,这种印花方式目前主要是运用在丝绸等高档纺织品的印花上,其突出的特点就是产品颜色丰富、精细程度非常高,分辨率可以达到1440dpi,花型效果非常逼真,但是由于墨水的昂贵和喷印速度比较慢,一直以来还不能完全普及到普通纺织品的生产中来。
毛巾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尚未得到突破性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喷墨印花在毛巾上的颜色浓度和渗透性还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对毛巾制品的要求;二、在毛巾上难以大批量使用,导致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因此,毛巾数码喷墨印花在印花毛巾企业中还在样品试制的阶段,尚未形成产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制备工艺复杂,且无法满足产业化生产,针对上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提出一种制备工艺简单、便于产业化生产的数码印花毛巾的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码印花毛巾的生产工艺,经过坯布的选择、一道割绒、漂染、二道割绒、上浆、定型拉幅、打卷、打印、汽蒸、水洗和烘干步骤,完成数码印花毛巾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坯布的选择:选用经密为114-120根/10cm,纬密为180-200根/10cm的毛巾坯布作为原材料;
(2)一道割绒:顺毛、逆毛、顺毛三遍割绒;
(3)漂染:将上述割绒后的坯布进行进行退煮工艺,接着在漂白液中进行漂白处理,然后进行酸洗处理,将酸洗后的毛巾布料进行预烘干处理;
(4)二道割绒:将预烘干处理后的毛巾布料进行二道割绒;
(5)上浆:将上述二道割绒处理后的毛巾布料放入浆液中进行上浆处理,所述浆液温度为32-42摄氏度,所述上浆时间为25-35分钟;
(6)定型拉幅:将上浆后的毛巾布料放入定型机中进行定型拉幅处理,所述定型机车速为40-50m/min,所述定型温度为110-125摄氏度;
(7)打卷:将定型拉幅处理后的毛巾布料进行打卷,待用;
(8)打印:将需要印制的图稿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分色编辑,以印花机上划定的规矩为基准,将毛巾布料铺好,进行直接打印;
(9)汽蒸:将印花后的毛巾布料在温度105-108摄氏度,蒸化饱和气压0.05-0.07兆帕,速度20-25m/min的条件下汽蒸时间8-10min;
(10)水洗:将汽蒸后的毛巾布料放入热水中进行水洗;
(11)烘干:将水洗后的毛巾布料脱水后进行烘干,所述烘干温度为55-65摄氏度,即完成了数码印花毛巾的生产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咖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咖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32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