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全要素健康及安全监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92211.8 | 申请日: | 2020-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2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朱清;王纪章;朱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弘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陈雅洁 |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要素 健康 安全 监控 系统 | ||
1.一种电梯全要素健康及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相阵式可见光和红外一体式监测模块(1-1)、拾音模块(1-2)、智能处理模块(1-3)及外接控制模块(1-4);其中,
所述相阵式可见光和红外一体式监测模块(1-1)设置于电梯(1)的顶部底壁上,以检测电梯(1)内部乘员的身份信息、面部表情信息、颈部变化信息及温度变化信息;
所述拾音模块(1-2)设置于电梯(1)的侧壁上以检测电梯(1)内部乘员的声音变化信息;
所述智能处理模块(1-3)设置于电梯(1)的顶部外壁上,智能处理模块(1-3)与相阵式可见光和红外一体式监测模块(1-1)、拾音模块(1-2)连接以接收对应信息的同时,还与外接控制模块(1-4)和控制中心信号连接,所述智能处理模块(1-3)根据接收到的电梯内部乘员的身份信息、面部表情信息、颈部变化信息、温度变化信息、及声音变化信息生成对应该内部乘员的身份信息特征向量(V0)、面部表情特征向量(V1)、颈部变化特征向量(V2)、温度变化特征向量(V4)及声音变化特征向量(V3),再将各特征向量进行融合后对电梯(1)内部乘员进行健康状态评估;
所述控制中心设置于智能处理模块(1-3)内部,当健康状态评估结果显示内部乘员存在发热和咳嗽时,发出及时预警动作;
所述外接控制模块(1-4)设置于电梯(1)顶部内壁的中央位置,当健康状态评估结果显示内部乘员存在发热和咳嗽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所述拾音模块(1-2)接收电梯(1)内部乘员的声音变化信息,并与智能处理模块(1-3)中预存的咳嗽声音信息进行分析,以判断电梯(1)内部乘员的声音信息是否匹配咳嗽时对应的声音信息,当匹配时生成对应该电梯内部乘员的声音变化特征向量(V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全要素健康及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阵式可见光和红外一体式监测模块(1-1)包括可见光摄像头(1-11)和红外热成像摄像头(1-12),通过可见光摄像头(1-11)检测电梯(1)内部乘员的身份信息、内部乘员的面部表情信息、以及内部乘员的颈部变化信息,通过红外热成像摄像头(1-12)检测电梯(1)内部乘员的温度变化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全要素健康及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摄像头(1-11)检测电梯(1)内部乘员的身份信息、内部乘员的面部表情信息及颈部变化信息,并与智能处理模块(1-3)中预存的身份信息、咳嗽时面部表情信息、及咳嗽时颈部变化信息进行分析,以判断电梯(1)内部乘员身份归属并生成对应该内部乘员的身份信息特征向量(V0),同时判断电梯(1)内部乘员的面部表情信息、颈部变化信息是否匹配咳嗽时对应的面部表情信息和颈部变化信息,当匹配时生成对应该电梯内部乘员的面部表情特征向量(V1)和颈部变化特征向量(V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全要素健康及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成像摄像头(1-12)检测电梯(1)内部乘员的温度变化信息,并与智能处理模块(1-3)中预存的发热时的温度变化信息进行分析,以判断电梯(1)内部乘员的温度变化信息是否超过发热时对应的温度变化阈值,当超过时生成对应该电梯内部乘员的温度变化特征向量(V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全要素健康及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控制模块(1-4)连接电梯启闭装置和消毒装置,当健康状态评估结果显示内部乘员存在发热和咳嗽且确认电梯内部无乘员时,外接控制模块(1-4)控制电梯启闭装置关闭电梯后,再控制消毒装置开启以通过紫外线消毒或细水雾喷施实现电梯内的病毒消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全要素健康及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控制模块(1-4)连接电梯启闭装置、火灾预警装置及灭火装置,当相阵式可见光和红外一体式监测模块(1-1)检测到电梯(1)内部发生火灾或存在隐患时,外接控制模块(1-4)控制电梯启闭装置关停电梯的同时控制火灾预警装置进行火灾预警,再控制灭火装置开启进行灭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弘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弘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22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