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锁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2073.3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7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涛;尹刚;路顺;朱桂全;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F16B1/04 | 分类号: | F16B1/04;F15B15/10;F16H49/00;A61N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张玲 |
地址: | 61004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锁 设备 | ||
1.一种解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解锁端头和柔性传动部件,所述解锁端头包括支撑部和解锁部件,所述解锁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柔性传动部件分别与各支撑部相连,用于传递解锁动力,所述解锁部件分别用于在解锁动力的驱动下相对于支撑部动作,并通过所述动作挤压定位孔中的插销,以驱动插销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上部支撑面、下部支撑面以及侧面,且所述上部支撑面与下部支撑面相互平行,所述上部支撑面设置有锁孔,所述解锁部件设置于所述锁孔内,并用于在解锁动力的驱动下伸出锁孔,所述柔性传动部件分别与各支撑部的侧面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动部件包括具有柔性的主传动件,各所述解锁端头中的支撑部分别串联于所述主传动件;
或,所述柔性传动部件包括主传动部件和若干副传动部件,所述副传动部件的数目与所述解锁端头的数目相同,各副传动部件的一端分别与各支撑部相连,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主传动部件相连,所述副传动部件具有柔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件或所述副传动部件为软管或包括至少一段软管,且所述主传动件或所述副传动部件内填充有用于传动的气体和/或液体;
所述支撑部设置有流道,流道与所述主传动件或副传动部件相连通,并利用解锁部件隔离流道与锁孔,解锁部件用于在流道内气体和/或液体的压力作用下沿锁孔的长度方向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部件包括伸缩管,伸缩管设置于所述锁孔内,伸缩管的一端与所述流道相连通,另一端设置有硬质密封板,伸缩管用于在压力的作用下伸长;
或,所述解锁部件包括设置于流道与锁孔之间的弹性膜,弹性膜用于在内压的作用下沿锁孔膨胀,
或,所述解锁部件包括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与所述流道构成移动副,另一端位于所述锁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动部件还包括柔性传动线,所述柔性传动线设置于所述主传动件内部,所述解锁部件分别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柔性传动线相连,柔性传动线用于在解锁动力的驱动下相对于主传动件移动,所述主传动件为管状壳体,且所述壳体能弯曲;
或,所述柔性传动线设置于所述副传动部件的内部,且各柔性传动线的一端分别与各解锁部件相连,另一端分别延伸出主传动部件,用于连接产生解锁动力的触发部,柔性传动线用于在解锁动力的驱动下相对于副传动部件移动,所述副传动部件为管状壳体,且所述壳体能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锁孔相连通,所述解锁部件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滑槽构成移动副,所述解锁部件与连接线或柔性传动线相连,所述解锁部件为凸起结构,解锁部件用于在连接线或柔性传动线的拉动下沿滑槽移动,并延伸出锁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线或柔性传动线相连,所述解锁部件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传动机构用于带动解锁部件沿锁孔的长度方向延伸出锁孔;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并与所述解锁部件或传动机构相连,第一复位弹簧用于驱动解锁部件和传动机构恢复到初始时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解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发部,所述触发部包括机体和把手,所述主传动件或主传动部件与所述机体相连,所述柔性传动线与所述把手相连,且所述把手与机体构成移动副。
10.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所述的解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定位部包括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用于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使锁孔的中心线与定位孔的中心线共轴;所述定位凸起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定位凸起的外径小于定位孔的内径;
或,所述定位凸起包括至少两根沿锁孔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定位柱,各所述定位柱所围成的基圆的外径小于定位孔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未经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20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子外源基因转染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箱式电阻炉复相梯度炉门砖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