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建立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1901.1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1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郭茂文;黎艳;张荣;卢燕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5/24 | 分类号: | H04L45/24;H04L69/163;H04L69/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曹蓓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建立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出一种通信建立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技术领域。本公开的一种通信建立方法包括:接入网关拦截来自终端的TCP数据包;接入网关根据TCP数据包生成MPTCP数据包,发送至MPTCP代理节点,并提供应用服务器的地址;MPTCP代理节点根据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和MPTCP数据包生成TCP数据包,并发送给应用服务器。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在终端与应用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之间,通过接入网关和MPTCP代理节点实现MPTCP通信,从而无需依赖于终端自身的MPTCP能力,扩展MPTCP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有助于提高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对MPTCP管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通信建立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固定与移动混合接入组网环境下,用户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访问互联网应用时,互联网流量只能同时在一个接入网络中传输,即在固定接入网络中传输,或者在移动接入网络中传输。而MPTCP(MultiPath TCP,多路传输控制协议)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它定义了一种在两个主机之间建立多链路连接的方式,使两个主机可以同时利用多链路/多网络进行通信。以手机为例,手机包含两种上网方式,蜂窝移动数据网络(如2G,3G,4G)和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通过MPTCP技术,手机用户可以在有WiFi的时候尽量使用WiFi,从而节省成本,而在没有WiFi的时候能够自动切换到蜂窝移动网络,避免断连;也可以在高速下载时,应用同时从移动网络和WIFI网络传输数据到手机上,从而提升了总带宽。
MPTCP技术通过建立多个MPTCP子流来实现同时使用多条路径传输数据,MPTCP子流的建立类似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建立连接的过程。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四次挥手关闭连接。这些子流都绑定在一个已有的MPTCP会话上,发送端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意的子流进行传输。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扩展MPTCP技术的应用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通信建立方法,包括:接入网关拦截来自终端的TCP数据包;接入网关根据TCP数据包生成MPTCP数据包,发送至MPTCP代理节点,并提供应用服务器的地址;MPTCP代理节点根据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和MPTCP数据包生成TCP数据包,并发送给应用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建立方法还包括:MPTCP代理节点接收来自应用服务器的TCP数据包;MPTCP代理节点根据TCP数据包生成MPTCP数据包,并发送给接入网关;接入网关根据MPTCP数据包生成TCP数据包,并转发给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来自终端的TCP数据包的源地址为终端地址,目的地址为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接入网关生成的MPTCP数据包的源地址为接入网关地址,目的地址为MPTCP代理节点地址;和MPTCP代理节点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的TCP数据包的源地址为MPTCP代理节点的地址,目的地址为应用服务器的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来自应用服务器的TCP数据包的源地址为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目的地址为MPTCP代理节点的地址;MPTCP代理节点生成的MPTCP数据包的源地址为MPTCP代理节点地址,目的地址为接入网关地址;接入网关发送给终端的TCP数据包的源地址为应用服务器的地址,目的地址为终端的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网关通过在MP_CAPABLE选项中插入应用服务器的IP地址将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提供给MPTCP代理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建立方法还包括:接入网关在收到来自终端的TCP数据包后,根据接入网关预定MPTCP策略确定是否建立MPTCP连接;在确定需要建立MPTCP连接的情况下,执行生成MPTCP数据包发送至MPTCP代理节点的操作;在确定不需要建立MPTCP连接的情况下,根据默认TCP数据包转发流程放行TCP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1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