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对插接触式端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1827.3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0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远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13/502;H01R12/71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黄海霞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接触 端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对插接触式端子,包括用以插接公端子的母端子,所述母端子包括用以插接公端子的框部以及位于框部前后两端的两个插接口,所述公端子用以选择性从任意一个插接口插入所述母端子内,所述框部包括主壁面以及侧壁面,所述主壁面向框部内延伸有第一排弹臂以及第二排弹臂,所述第一排弹臂与第二排弹臂分别包括若干弹臂,所述第一排弹臂与第二排弹臂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方向相同或相对,所述公端子用以同时与第一排弹臂和/或第二排弹臂相电性接触。如此,公端子可以双向插入,且母端子有多个接触点,形成多点接触,增加接触面积,配合高导材料可满足大电流通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以传输信号的插接触式端子。
背景技术
接触式端子主要包括公端子和母端子,用以传输电源信号。所述母端子可安装于电路板,所述公端子用以插接至母端子内用以与母端子之间实现电性连接。
一般而言,母端子会设有一个弹臂,用以与公端子电信接触。但是当需要传输较大的电流时,所述弹臂与公端子之前需要设置较大的接触面积,如果仅具有较小的接触面积时,容易产生接触不良,大大影响电流传输的品质,严重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并且现有的母端子一般与公端子的配合方式是既定的,当插接环境的空间受到的限制时,便无法实现安插对接。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接触式端子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端子可双向插入的大电流双向对插接触式端子。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向对插接触式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插接公端子的母端子,所述母端子包括用以插接公端子的框部以及位于框部前后两端的两个插接口,所述公端子用以选择性从任意一个插接口插入所述母端子内,所述框部包括主壁面以及侧壁面,所述主壁面向框部内延伸有第一排弹臂以及第二排弹臂,所述第一排弹臂与第二排弹臂分别包括若干弹臂,所述第一排弹臂与第二排弹臂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方向相同或所述第一排弹臂与第二排弹臂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方向相对,所述公端子用以同时与第一排弹臂或同时与第二排弹臂或同时与第一、第二排弹臂相电性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排弹臂与第二排弹臂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方向相对,所述公端子用以同时与第一排弹臂和第二排弹臂相电性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排弹臂的弹臂与第二排弹臂的弹臂在前后方向上相错且左右间隔排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排弹臂或第二排弹臂自主壁面向框部内弯曲延伸而成或自插接口相内翻折后向框部内弯折延伸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部于其中一个插接口处延伸有用以与电路板电信连接的焊接脚,所述电路板上穿设有与所述插接口相通的用以供公端子向内插接的插接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部外侧包覆有母外壳,所述母外壳包括贴近主壁面的基面,所述基面上延伸有弹臂,所述弹臂相应设置于第一排弹臂与第二排弹臂的外侧,用以与所述第一排弹臂与第二排弹臂弹性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端子包括导电率≥23的铜合金材料,所述母外壳包括不锈钢或铁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外壳包括位于基面左右两侧的侧面,所述母端子的侧壁面与侧面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扣持凸部与扣持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端子外壳设有两个母外壳,所述母外壳的侧面上设有弯折向内扣持侧壁面的扣持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向对插接触式端子用以传输电源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远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远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1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