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硫醚/聚醚砜耐磨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90179.X | 申请日: | 2020-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1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庄盛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盛光 |
| 主分类号: | C08L81/02 | 分类号: | C08L81/02;C08L81/06;C08L27/18;C08K7/00;C08K3/04;C08K3/36;C08K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 地址: | 515400 广东省揭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苯硫醚 聚醚砜 耐磨 复合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硫醚/聚醚砜耐磨复合板材,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得到:聚苯硫醚100~150份、聚醚砜80~120份、聚四氟乙烯8~15份、鳞片石墨3~8份、氧化硅10~18份、二硫化钼6~12份。本发明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了聚苯硫醚/聚醚砜耐磨复合板材。力学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其它改性剂,鳞片石墨可以显著提升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综合性能最佳。热分析结果显示,与其它改性剂相比,鳞片石墨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小,可以保持聚苯硫醚/聚醚砜耐磨复合板材高耐热的特性。摩擦测试和微观观察结果显示,摩擦系数最低,材料的磨损以黏着磨损为主,兼顾了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苯硫醚/聚醚砜耐磨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苯硫醚是一种高结晶度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该物质分子主链由刚性的苯环和柔顺性的硫原子交替排列组成,分子结构对称,因而PPS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阻燃性,尺寸稳定性、粘合性和易加工性。有望在电子电气、汽车、机械、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但纯PPS存在脆性大、韧性差,而且成型加工过程中要求模具温度高,熔融过程粘度不稳定,高温条件下在空气中易氧化交联等问题。
聚醚砜是由4,4-双磺酰氯二苯醚在无水氯化铁催化下,与二苯醚缩合制得,是非晶态聚合物,是一种热塑性工程塑料。由于具有耐热性、耐热水性、抗蠕变性、尺寸稳定性、耐冲击性、耐化学药品性、无毒、阻燃等优异的综合性能,所以长期在电子、电器、机械、汽车、医疗器具、食品加工及不沾涂料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材料耐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未经耐磨改性的聚苯硫醚和聚醚砜复合材料已难以满足需求,因而,对聚醚砜进行耐磨改性成为必要。现今对聚苯硫醚和聚醚砜的复合材料耐磨改性处理方法种类繁多,改性效果也很好,尤其是随着纳米材料的出现和应用,聚苯硫醚和聚醚砜的复合材料耐磨性增加效果显著,使聚醚砜能在更多领域大量使用,但也存在不足。纳米材料虽然具有耐磨增强效果好,添加量小的优点,但也存在分散困难,成本高等缺陷。在进行耐磨改性过程中,纳米材料分散不均会影响其耐磨效果,得到的复合材料耐磨性偏低,对复合材料的生产和应用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苯硫醚/聚醚砜耐磨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聚苯硫醚/聚醚砜耐磨复合板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得到:聚苯硫醚100~150份、聚醚砜80~120份、聚四氟乙烯8~15份、鳞片石墨3~8份、氧化硅10~18份、二硫化钼6~12份。
更优选地,所述聚苯硫醚/聚醚砜耐磨复合板材,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得到:聚苯硫醚120份、聚醚砜90份、聚四氟乙烯9份、鳞片石墨6份、氧化硅15份、二硫化钼10份。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种聚苯硫醚/聚醚砜基耐磨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磨料:称取相应配比的聚苯硫醚、聚醚砜、聚四氟乙烯、鳞片石墨、氧化硅以及二硫化钼分别用磨辊机磨成粉末;
(2)熔融共混:将磨成粉末的聚苯硫醚、聚醚砜、聚四氟乙烯、鳞片石墨、氧化硅以及二硫化钼在高速混合机中均匀混合,混匀后的混合物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成条状,然后进入水槽冷却经切造粒机造粒得到复合材料颗粒;
(3)注塑成型:复合材料颗粒经过注塑机加工成耐磨复合板材板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磨辊机磨成50~100目粉末。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成条状,进入水槽冷却到50~6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为300~500r/min,温度为300~3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盛光,未经庄盛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01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