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9124.7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1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而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10 | 分类号: | C08J9/10;C08L61/28;C08L23/12;C08L9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材料 制造 工艺 | ||
1.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1份甘蔗渣、0.3~0.5份芦苇和0.1~0.2份沙棘叶混合后经强碱浸渍和酶解处理,得到天然纤维,再进行改性处理,制成改性天然纤维;
(2)接着将改性天然纤维与0.5~0.8份聚丙烯纤维混合得到复合纤维;
(3)然后将5~8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加热至30~40℃,继续加入0.3~0.5份表面活性剂、0.1~0.2份发泡剂、0.1~0.2份固化剂,搅拌3~5分钟,加入复合纤维,搅拌混匀得到混合物,发泡,即得一种汽车内饰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天然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A)先将芦苇与沙棘叶洗净烘干,粉碎成粉末,然后与预先烘干的甘蔗渣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B)然后将1份混合物料加入1.5~2份质量浓度5~10%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处理20~40分钟,过滤,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次加入2~3份水中,磨浆处理,过滤取滤液;
(C)调节滤液pH=5.5~6,加入0.04~0.06份木瓜蛋白酶和0.01~0.02份果胶酶,40~42℃酶解处理30~40分钟,灭酶,干燥,即得天然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芦苇与沙棘叶粉碎成100~200目的粉末,烘干的工艺条件均为:40~50℃烘干处理8~10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混合物料先利用等离子体发生仪进行低温等离子处理,具体方法是:将混合物料置于反应室中,关闭反应室,抽真空,接入氧气,待气流稳定后开启射频电源,功率为300~400W,处理时间3~5分钟,放气,打开真空室,取出混合物料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重量份计,改性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将1份天然纤维加入4~5份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60~80℃条件下超声波处理30~40分钟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方法是:先将聚丙烯纤维与改性天然纤维混合均匀,然后送入开松机进行充分开松和混合,即得所述的复合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三聚氰胺加入1/3配方量的甲醛溶液中,300~450W微波反应4~6分钟,接着加入剩余配方量的甲醛溶液,调节pH值至9~10,300~450W微波反应13~16分钟,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其中,甲醛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7~40%,三聚氰胺、甲醛溶液所含甲醛的摩尔比为1:2~3:0.02~0.03:0.04~0.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发泡的具体工艺条件为:将混合物迅速倒入模具中,并送入远红外加热炉中,调节温度为50~55℃,预发泡30~40分钟,然后升温到110~120℃,高温烘烤1~2小时,即得一种汽车内饰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和1,3-二磺酰肼苯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1:1.3~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固化剂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得到:氯化铵6~8%,双氰胺12~18%,酚磺酸22~25%,余量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而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而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91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