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89084.6 | 申请日: | 2016-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1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堀笼浩;坂部祐二;小宫山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49/12 | 分类号: | B29C49/12;B29C49/06;B29C49/42;B29C49/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塑成 装置 | ||
本发明构成为,包括:第1引导轴(57),其立设于上部基座(51)并且吹塑芯模固定构件(54)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连结于第1引导轴(57);第2引导轴(67),其立设于拉伸杆固定构件(56);支承构件(59),其固定于第1引导轴(57)并设置有供第2引导轴(67)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贯穿的引导孔(68);第1驱动单元(63),其能够使吹塑芯模固定构件(54)独立于拉伸杆固定构件(56)地进退移动;第2驱动单元(70),其能够使拉伸杆固定构件(56)独立于吹塑芯模固定构件(54)地进退移动。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3月16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2017年09月18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6/058319(国家申请号:201680016357.6)、发明名称为“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利用拉伸杆使预成型坯延伸的同时进行吹塑成型从而形成中空容器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作为制造塑料容器等的合成树脂制的中空容器的装置,公知有一种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装置。在该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装置中,通常,预成型坯在其颈部被保持的状态下被旋转盘输送至吹塑模具,在吹塑模具内利用拉伸杆使预成型坯延伸,同时经由将口部(开口)堵塞的吹塑芯模模具向预成型坯内送入高圧的空气从而将中空容器吹塑成型。由此,能够形成期望的形状的中空容器。
作为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装置的结构可以是以下结构:例如,利用设于固定组件的第1气缸使固定有吹塑芯模模具的型芯固定板与升降组件一起升降(进退),利用设于该升降组件的第2气缸使固定有拉伸杆的升降板升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利用这样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装置来形成中空容器时,在吹塑芯模模具的移动(例如下降)停止的状态下,利用第2气缸使拉伸杆移动(下降)。由于空气的压缩、膨胀,难以仅利用气缸进行细微的速度控制。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若欲使第1气缸和第2气缸同步运转,则其时刻的偏差造成影响,存在导致装置破损的风险。
于是,通常在吹塑芯模模具下降前的待机(上升)位置上,使拉伸杆预先下降至与预成型坯的长度对应的规定位置,以使得在吹塑芯模模具的移动(下降)结束的时刻下成为拉伸杆插入到预成型坯的底部附近的状态。即,在待机位置上,使拉伸杆以规定长度突出到吹塑芯模模具的下方。由此,能够谋求吹塑成型的作业周期时间的缩短。
但是,在该情况下,为了避免拉伸杆和输送预成型坯的旋转盘之间的干扰,需要将向旋转盘的上方离开与拉伸杆的自吹塑芯模模具突出的量相对应的距离以上的位置作为吹塑芯模模具的待机位置。
因此,为了利用吹塑芯模模具将预成型坯的颈模具堵塞,需要至少降低与拉伸杆的突出量相对应的距离。即,吹塑芯模模具的升降时的行程量变得比较大。因此,存在吹塑芯模模具在升降上花费时间也变长,进而吹塑成型的作业周期时间也变长的问题。
对于这样的问题,存在如下技术,将吹塑芯模模具和拉伸杆的驱动源自气压缸变更为伺服电机,谋求作业周期时间的缩短。具体而言,通过具有第1伺服电机和第2伺服电机,在第2伺服电机停止时驱动第1伺服电机,从而使吹塑芯模固定板及拉伸杆固定板进退移动,通过在第1伺服电机停止时驱动第2伺服电机,从而使拉伸杆固定板单独地进退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通过如上所述地利用伺服电机使吹塑芯模模具及升降杆进退移动(升降),从而使吹塑芯模模具及升降杆的升降所花费的时间变短,因此也能够缩短作业周期时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549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3919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9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