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施工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8530.1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6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金伙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C9/00;G01V8/10;G01H17/00;G01B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王妮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施工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施工监控系统,其结构包括桥梁、临时钢结构、墩柱、支座、墩顶,利用太阳能板为第一监控发射器与第二监控发射器提供电能,第一监控发射器与第二监控发射器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对桥梁与桥梁之间的连接进行时时监控,当出现意外时,信息采集器通过单片机将信息处理好后发到终端上,对施工人员进行警示,通过水平检测器对桥梁与桥梁之间水平稳定进行监控,利用振动传感器对桥梁上的振动频率进行时时监控,避免振动频率过高对桥梁造成损坏,该设计是用于通过施工监测与控制的有机结合,尽可能使桥跨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减小危险隐患的存在或达到设计预期值,确保桥梁施工安全和正常运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桥梁施工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现有技术中,桥梁施工时工程繁琐,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各个施工点需要进行监控,然而,常常因为疏忽而忽略监控,导致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严格进行监控管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桥梁施工监控系统,其结构包括桥梁、临时钢结构、墩柱、支座、墩顶,所述的桥梁底端中间位置下设有墩柱,所述的桥梁和墩柱通过墩顶相连接,所述的墩柱顶端表面上安装有临时钢结构,所述的墩柱底端下设有支座,所述的墩柱和支座榫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桥梁由主体、监控系统、密封性导线、太阳能板、分布钢筋组成,所述的主体内部顶端上安装有监控系统,所述的主体右端上设有太阳能板,所述的主体和太阳能板活动连接,所述的监控系统和太阳能板通过密封性导线电连接,所述的主体内部底端安装有分布钢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主体内部还设有两条以上的应变计导线,所述的主体与应变计导线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监控系统由电控液压缸、伸缩推拉杆、连接板、第一监控发射器、第二监控发射器、振动监控机构组成,所述的第一监控发射器右侧上设有第二监控发射器,所述的第一监控发射器和第二监控发射器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一监控发射器和第二监控发射器顶端上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上设有伸缩推拉杆,所述的伸缩推拉杆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伸缩推拉杆另一端上设有电控液压缸,所述的电控液压缸和伸缩推拉杆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一监控发射器与第二监控发射器表面上均安装有振动监控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第一监控发射器由机体、信息采集器、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单片机组成,所述的机体内部安装有信息采集器,所述的信息采集器上设有单片机,所述的信息采集器和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的机体前端上并排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的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第一监控发射器内侧上设有滑槽,所述的第二监控发射器内侧上安装有滑轮,所述的滑槽与滑轮滑动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第一监控发射器与第二监控发射器底端下均设有水平检测器,所述的第一监控发射器和第二监控发射器均与水平检测器活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振动监控机构由安装板、振动传感器、伸缩杆、弹簧、支杆组成,所述的安装板顶端中间位置上设有振动传感器,所述的安装板和振动传感器胶连接,所述的安装板底端下设有伸缩杆,所述的安装板和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的伸缩杆表面上安装有弹簧所述的伸缩杆底端设于支杆顶端上,所述的伸缩杆和支杆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金伙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金伙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8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