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CU与2G模块的通用对接方法及系统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8509.1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5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猛;王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14 | 分类号: | H04W76/14;H04W28/14;H04L69/00;H04W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5 | 代理人: | 任小燕;何海英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cu 模块 通用 对接 方法 系统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对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对应所述2G模块的通用协议;根据所述通用协议生成对应所述MCU的开发说明文档;根据所述开发说明文档编写所述MCU SDK代码,生成所述MCU;所述MCU通过所述通用协议建立与所述2G模块的连接,完成所述MCU与所述2G模块之间的通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使用户不需要深入了解2G通信原理、通信格式等底层实现,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应用层代码就可以完成数据2G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UART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CU与2G模块的通用对接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在物联网的应用中,要实现每一件设备都能联网,有wifi、2/3/4G等方式。但wifi适用于设备比较集中的情况,比如室内场景。有一些分布比较分散的设备,如儿童手表、共享单车、定位器、移动POS机等,需要2/3/4G来联网。由于很多类设备需要上传云端的数据量很小,相较于3/4G,2G信号以其硬件便宜、资费低、使用简单等优势,在物联网领域大量应用,用来传输控制指令、状态信息、低码率语音等小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CU与2G模块的通用对接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其能够使用户不需要深入了解2G通信原理、通信格式等底层实现,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应用层代码就可以完成数据2G通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MCU与2G模块的通用对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对应所述2G模块的通用协议;根据所述通用协议生成对应所述MCU的开发说明文档;根据所述开发说明文档编写所述MCU SDK代码,生成所述MCU;所述MCU通过所述通用协议建立与所述2G模块的连接,完成所述MCU与所述2G模块之间的通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MCU与所述2G模块之间的通信,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所述MCU配置;调用串口接收函数,接收来自所述2G模块的数据;判断所述数据是否存在,若否,则重新调用所述串口接收函数;若是,调用串口数据处理函数,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根据至少一个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指令的处理动作。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MCU与2G模块的通用对接系统,包括:协议配置模块,被设置为用于配置对应所述2G模块的通用协议;文档说明模块,被设置为用于根据所述通用协议生成对应所述MCU的开发说明文档;代码编写模块,被设置为用于根据所述开发说明文档编写所述MCU SDK代码,生成所述MCU;通信连接模块,被设置为用于所述MCU通过所述通用协议建立与所述2G模块的连接,完成所述MCU与所述2G模块之间的通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信连接模块包括:初始化单元,被设置为用于初始化所述MCU配置;接受串口调用单元,被设置为用于调用串口接收函数以接收来自所述2G模块的数据;判断单元,被设置为用于判断所述数据是否存在,若否,则重新调用所述串口接收函数;处理串口调用单元,被设置为用于调用串口数据处理函数,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控制指令;动作执行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至少一个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指令的处理动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为所述2G模块存入串口接收缓存的数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开发说明文档包括所述通用协议的说明、MCU SDK的程序架构说明和开发MCU代码的问题说明。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MCU与2G模块的通用对接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8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