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级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7017.0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叶忠泓;李训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復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3/00 | 分类号: | F04C23/00;F04C28/02;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罗英;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山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级压缩机,包括机体、第一压缩模块、第二压缩模块、泄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机体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第一压缩模块设置于机体,第二压缩模块设置于机体且连通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第一腔室连通于第一压缩模块与第二压缩模块之间,且第二压缩模块连通于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第二压缩模块包括一对涡卷,彼此相向且沿一轴可动地套接在一起,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分别位于涡卷的相对两侧。泄压模块连通于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控制模块驱动泄压模块以通过流体压力差异而控制涡卷压缩或不压缩行经的流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级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今生活中,冷冻系统随着使用需求而不断地扩增,其中双级压缩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多级压缩来提高冷冻系统的制冷循环效率,并进而达到节能系果。一般而言,双级压缩机内部主要装设有二个不同压缩模块,例如螺杆压缩模块与涡卷压缩模块。
然,冷冻系统在实际使用上并非处于随时需要全负载的状态,且常需视环境温度、制冷剂压缩前后形成的压缩比等条件而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双级压缩机而言,其也非需让不同压缩模块处于全时作动的状态。据此,如何让双级压缩机能依据不同工况而提供对应的运转状态,以更进一步地提高其运转效率与适用性,实为相关技术人员所需思考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级压缩机,其能依据使用工况而提供对应的运转状态,以提升双级压缩机的运转效率与适用性。
本发明的双级压缩机,包括机体、第一压缩模块、第二压缩模块、泄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机体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第一压缩模块设置于机体,第二压缩模块设置于机体且连通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第一腔室连通于第一压缩模块与第二压缩模块之间,且第二压缩模块连通于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第二压缩模块包括一对涡卷,彼此相向且沿一轴可动地套接在一起,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分别位于涡卷的相对两侧。泄压模块连通于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控制模块用以驱动泄压模块、第一压缩模块与第二压缩模块。在第一状态时,控制模块驱动第一压缩模块压缩并传送流体至第一腔室,且控制模块驱动第二压缩模块的涡卷再将流体从第一腔室压缩并传送至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控制模块还驱动泄压模块阻隔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且使泄压模块阻隔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其中第三腔室的流体压力大于第一腔室的流体压力以使涡卷彼此抵接,以压缩行经第二压缩模块的流体。在第二状态时,控制模块驱动泄压模块连通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以使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彼此连通,其中第一腔室的流体压力与第三腔室的流体压力一致而使涡卷彼此局部脱离,以停止压缩行经第二压缩模块的流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压缩模块包括第一涡卷与第二涡卷,第一涡卷沿该轴可移动地设置于机体内,第二涡卷沿该轴可转动地耦接于第一涡卷,第三腔室位于第一涡卷的背侧。在第一状态时,传送至第三腔室的流体压力大于位于第一腔室的流体压力,以驱动第一涡卷抵接第二涡卷而压缩行经涡卷的流体。在第二状态时,第三腔室的流体压力与第一腔室的流体压力一致,以驱动第一涡卷局部脱离第二涡卷而不压缩行经涡卷的流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双级压缩机还包括马达,连接第一压缩模块与第二涡卷。马达沿该轴驱动第二涡卷相对于第一涡卷转动,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马达。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冷凝器连通于上述的机体,膨胀阀连通于冷凝器,且蒸发器连通于该膨胀阀与上述的双级压缩机,双级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与蒸发器共同形成流体循环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模块依据流体循环系统的负载电流而使双级压缩机转换至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当负载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时,控制模块转换双级压缩机至第二状态。当负载电流小于预设电流时,控制模块转换双级压缩机至第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復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復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70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容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国际化域名欺骗攻击识别分析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