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锦纶56纤维及织物的碱性轧染染色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84381.1 | 申请日: | 2020-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0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郝新敏;郭亚飞;梁高勇;李茂辉;闫金龙;乔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D06P1/22 | 分类号: | D06P1/22;D06P1/38;D06P1/00;D06P1/30;D06P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锦纶 56 纤维 织物 碱性 轧染 染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锦纶56纤维及织物的碱性轧染染色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碱性条件下,采用还原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硫化染料对锦纶56纤维与织物的一浴轧染染色工艺,是一种低温短时间内快速染色的方法,该方法染色后得色深、染透性好、色牢度优异,并且工艺简单、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锦纶56纤维及织物的碱性轧染染色方法,属于纺织染整领域。
背景技术
聚酰胺,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又称尼龙、锦纶等,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的总称,具有耐热、耐油、耐磨、高强度、自润滑等优良的金属所不具备的综合特性的优异功能,是五大工程材料之首,在工程塑料、纺织工业等领域得到大量应用。
美国科学家Carothers博士于20世纪30年代初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发明了聚酰胺66。杜邦公司于1939年建成了第一个聚酰胺66纤维工厂,生产能力4000吨/年,进入了聚酰胺的工业化生产阶段。在聚酰胺66商业化的同时,1938年,法国IG Farben/Basf公司发明了聚酰胺6。目前,聚酰胺66和聚酰胺6在工程材料和纺织上的应用超过700万吨,成为规模最大的聚酰胺品种。目前,聚酰胺的合成原料大部分来自于化石资源的衍生品。随着工业生产对聚酰胺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和化石资源的日渐枯竭,加之人们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可再生生物质资源替代不可再生化石原料制备化学品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利用生物制造的方法生产新型聚酰胺材料将成为聚酰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锦纶56是新型聚酰胺纤维,是原料来源于农作物、树木和其它植物及其残体和内含物,通过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等手段制造的一类新型生物基纤维。锦纶56在耐油、耐磨、耐腐蚀、耐疲劳、高强度等性能方面与锦纶66相似,优于锦纶6,是理想的新型高性能、环保聚酰胺类材料。
传统锦纶66纤维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变化,分子量较高,分子间的氢键较多,结晶度,取向度较高,无定形区结构较紧密,不易染色。传统方法通常采用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染色,固色处理,通常情况能耗高、得色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锦纶56纤维及织物的碱性轧染染色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锦纶56纤维及织物的碱性一浴快速轧染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染物浸入碱性轧染液中进行轧染染色;
其中,所述待染物为锦纶56纤维或锦纶56织物;
所述轧染液包括染料和染色助剂;
所述染料选自下述任意一种:还原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和硫化染料;
所述轧染液的pH值可为:7.2~9,具体可为7.5~8.5或7.5~8.0,更具体可为7.8或8.0或7.85;
所述轧染液包括染料和染色助剂;
所述轧染液中还包括溶剂,所述溶剂具体可为水。
本发明中所述染料选自下述任意一种:还原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和硫化染料。
所述锦纶56纤维为长丝或短纤;
所述锦纶56织物为锦纶56纱线、锦纶56针织物、锦纶56机织物或锦纶56无纺布;
所述锦纶56纤维的端基含量有如下要求:
所述锦纶56纤维的端氨基的含量可为20~80mol/106gr,优选20~60mol/106gr,更优选30~50mol/106gr;更具体为45.2mol/106g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4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通风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治褥疮的成人垫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