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酸值米糠油同步脱酸脱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3589.1 | 申请日: | 2020-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4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赵维萍;张汆;陈志宏;何晓伟;朱国美;查明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C11B3/10;C11B3/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尚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61 | 代理人: | 胡艳 |
地址: | 239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值 米糠油 同步 脱酸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酸值米糠油同步脱酸脱蜡装置,包括固定壳体和工作罐体,所述固定壳体的主体为圆柱状且其两端分别开口和闭口设置,固定壳体的外表面焊接有两个共轴的转轴并转动连接在两侧对应的机架上,以便于整个固定壳体能够实现转动,进而方便后续的进料和出料操作,且其中一个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在机架上固定的减速箱的输出端。本发明通过设置可以发展的结构,使得高酸值米糠油的脱脂脱酸能够在一个设备中进行,同时还能够同时完成脱色的操作,即减少了高酸值米糠油在脱酸脱蜡和脱色过程中转运造成的损失和二次污染,其次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也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企业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脂加工,具体是一种高酸值米糠油同步脱酸脱蜡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以稻米为主食的大国(约8亿人口),稻米及其制品每年消耗约1.4亿吨。可见,水稻是我国最大和最稳定的食品消费品种。米糠是稻米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研究表明,米糠不仅含油率在18%~20%之间,与我国大豆含油率接近,而且脂肪酸组成合理,米糠油中的油酸和亚油酸占比接近1: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比例相符,其中,油酸占40%~50%,亚油酸占29%~42%,亚麻酸占0%~1%,饱和脂肪酸仅占14%~23%是适合人体营养需求的健康食用植物油。其营养价值超过菜籽油、大豆油等,是继橄榄油、油茶籽油之后新型的健康的营养食用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和好评。并且,米糠油中还含有其它常见食用植物油中所不含或少有的活性物质谷维素,同时还含有植物甾醇、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使得其具有一系列保健功效:降低血液中胆固醇、促进生长发育、降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病、抗衰老等。
但是,由于米糠中存在活性较高的解脂酶,制取出的米糠毛油游离脂肪酸含量普遍较高。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太高,这将进一步加速中性油的水解酸败,而且还会产生刺激性气味,从而影响油脂的品质。国内外学者对米糠油的脱酸技术做了颇多研究工作。脱酸方法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及高新技术等。其中以磷脂-乙醇溶液反复萃取的方法最为便捷、低成本和环保。同时这类脱酸脱蜡的工艺涉及到的环节和对应设备较多,需要多次转运,存在较大的损失,也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酸值米糠油同步脱酸脱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酸值米糠油同步脱酸脱蜡装置,包括固定壳体和工作罐体,所述固定壳体的主体为圆柱状且其两端分别开口和闭口设置,固定壳体的外表面焊接有两个共轴的转轴并转动连接在两侧对应的机架上,以便于整个固定壳体能够实现转动,进而方便后续的进料和出料操作,且其中一个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在机架上固定的减速箱的输出端,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其上固定的翻转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固定壳体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工作罐体的外表面,工作罐体与固定壳体同向的一端密封连接有离心分离机构,该离心分离机构主要由于工作罐体直径相同的主体外壳以及内部的筛筒构成,其中主体外壳的开口一端采用螺纹的方式密封连接在工作罐体的一端开口处,主体外壳的另一端密封且中心位置同轴开设有通孔,所述筛筒与主体外壳同轴设置且一端开口与主体外壳的一端开口通过环形板材密封焊接,筛筒的另一端密封同时中心位置也开设通孔,主体外壳另一端的通孔与筛筒另一端的通孔之间通过进出料管道连接,以便于从进出料管道实现物料的添加和排出,所述筛筒的外表面开设多层围绕轴线分布的通槽,而筛筒的外侧滑动套有滑动套,滑动套的表面也开设多层围绕轴线分布的通槽,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翻转电机驱动转动,实现筛筒和滑动套相对位移的驱动并实现蒸馏和离心排料工作的切换;同时工作罐体的另一端外壁轴心位置焊接有轴并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而驱动电机是固定在固定壳体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罐体的另一端内壁焊接有若干个搅拌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学院,未经滁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35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块长短轴筛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畜牧业养殖场使用的智能饮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