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产红曲色素的红曲霉菌株及利用其生产胞外色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3561.8 | 申请日: | 202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吴井艳;林亲录;罗运川;白婕;郭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3/00;C12N11/10;C12P1/02;C09B61/00;C09B67/5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吴越 |
地址: | 410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产 红曲 色素 曲霉 菌株 利用 生产 方法 | ||
1.高产红曲色素的红曲霉菌株,其特征在于:其分类命名为紫色红曲霉菌(Monascuspurpureus),菌株号为CSU-M630,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596,保藏日期为2019年8月1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红曲色素的红曲霉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采用如下方法获得:
将亲本菌株LQ-6CCTCC NO:M 2018600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系统进行诱变,诱变条件为:产生等离子体的载气为99.999%的高纯氦气,气量为10.00SLM,入射功率120W,工作距离2mm,处理时间为150s,得诱变后的菌液;之后从诱变后的菌液中筛选出红曲色素产量最大的诱变菌株,即得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红曲色素的红曲霉菌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产红曲色素的红曲霉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变菌株的筛选方法如下:
1)将诱变后的菌液均匀涂布于PDA平板中,于30℃中避光倒置培养7d,淘汰菌落明显偏小、生长速度慢、菌丝稀薄的菌落,筛选出菌落形态与原菌株有明显差异、生长较快或特别红的单菌落;
2)将步骤1)筛选出的单菌落接种至PDA平板培养基中,并对应编号,于30℃避光倒置培养7d,得到培养好的突变株;
3)将步骤2)获得的突变株接种至PDB培养基中,于30℃、150r/min黑暗振荡培养7d,得突变株孢子悬液;将突变株孢子悬液接入发酵液中,于30℃、150r/min黑暗振荡培养7d后测定红曲胞外色素,筛选出产量最大的菌株。
4.一种生产红曲霉菌胞外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红曲霉菌孢子悬浮液: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胞外色素红高产曲霉菌株制成浓度为1.0×106孢子/mL的红曲霉菌孢子悬浮液;
2)包埋固定化:将红曲霉菌孢子悬浮液与已灭菌的质量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溶液以质量比1:7~10g/g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海藻酸钠-孢子悬浮液,待气泡消失后逐滴滴入至已灭菌的质量浓度为8%的氯化钙溶液中,制成直径为2~3mm的固定化颗粒,之后继续让固定化颗粒在氯化钙溶液中于2~8℃条件下浸泡2~6h,然后滤出固定化颗粒,用生理盐水洗三次,之后将固定化颗粒浸泡在生理盐水中于2~8℃保存备用;
3)多批次连续发酵:将包埋固定化后的红曲霉菌孢子悬浮液进行发酵罐分批发酵;
4)分离纯化:将发酵后的发酵液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将红曲色素分离纯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红曲霉菌胞外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制备红曲霉菌孢子悬浮液具体为,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胞外色素红高产曲霉菌株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在30℃条件下培养7d,之后用4层无菌医用纱布过滤发酵液,0.85%生理盐水等体积洗涤两次,0.85%生理盐水调整至孢子数1.0×106个/mL。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红曲霉菌胞外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埋固定化具体为,将红曲霉菌孢子悬浮液与已灭菌的质量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溶液以质量比1:9g/g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海藻酸钠-孢子悬浮液,待气泡消失后逐滴滴入至已灭菌的质量浓度为8%的氯化钙溶液中,制成直径为2~3mm的固定化颗粒,之后继续让固定化颗粒在氯化钙溶液中于4℃条件下浸泡4h,然后滤出固定化颗粒,用生理盐水洗三次,之后将固定化颗粒浸泡在生理盐水中于4℃保存备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红曲霉菌胞外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多批次连续发酵中,按照接种量为8%~12%的孢子悬浮液制备成固定化颗粒接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35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烷羟基化氧化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手表外壳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