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余热回收加工生产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3399.X | 申请日: | 202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6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黄鹤楼新泰砖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3/092 | 分类号: | F26B3/092;F26B21/00;F26B25/00;A23F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中知诚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1 | 代理人: | 施志勇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余热 回收 加工 生产 脱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余热回收加工生产脱水装置,包括卧式脱水筒、喷气筒、传动齿圈和余热回收管。本发明中,卧式脱水筒的筒壁上贯穿设置有轴向分布的导气筒,而且导气筒的数量为四个且对角连线呈十字状,顶部一个导气筒用于排出潮湿的空气,下部的三个导气筒用于向卧式脱水筒内导入高温高压空气,并且在此三个导气筒中贯穿并转动连接喷气筒,喷气筒上开设轴向均匀分布的喷气孔,导气筒的外表壁且位于卧式脱水筒的腔内开设有周向分布的气缝,气缝和喷气孔对应,而且转动的喷气筒在传动齿圈的带动下实现同步转动,并轮流对卧式脱水筒内的茶叶底部和两侧进行吹扫,具有气流翻滚式搅拌的功效,不会损坏茶叶,而且脱水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余热回收加工生产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在采摘之后需要进行加工之后才能泡饮,烘干脱水加工是茶叶加工中的一道工序,常见的烘干脱水加工装置主要由烘干脱水筒、加热箱和风机,脱水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风机将加热箱内的热空气通过管路输送至烘干脱水筒内,对烘干脱水筒内的茶叶进行烘干脱水。
但是,现有的脱水筒为了使得茶叶和高温空气充分接触通常在脱水筒内设置搅拌机构或者可以做出上下变形动作的烘干网,其中采用搅拌机构的脱水加工方式容易损坏潮湿的茶叶,变形烘干网的脱水加工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翻滚堆积茶叶的功效,但是翻滚效果差,烘干效率低下;采用向脱水筒内输送高温空气烘干的方式,茶叶烘干出料后脱水筒内存在大量的热能,常见的脱水筒缺少余热回收的功能,或者是采用的余热回收的结构简单导致热量回收效果差,进而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上述脱水装置对茶叶脱水处理后,通常待脱水筒降温后才能排出茶叶,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余热回收加工生产脱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茶叶烘干脱水时和高温气流接触不充分导致烘干效果差,茶叶烘干时容易被损坏,缺少有效的余热回收功能以及茶叶进出料困难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茶叶余热回收加工生产脱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余热回收加工生产脱水装置,包括卧式脱水筒、喷气筒、传动齿圈和余热回收管,所述卧式脱水筒的筒壁上贯穿设置有轴向分布的导气筒,所述导气筒的数量为四个且对角连线呈十字状,所述喷气筒的数量为三个并对应贯穿套设在位于下部的三个所述导气筒内,所述喷气筒和导气筒转动配合,三个所述喷气筒呈同步转动配合,所述导气筒的外表壁且位于卧式脱水筒的腔内开设有周向分布的气缝,所述气缝还相对导气筒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喷气筒上开设有连通内腔且和气缝配合使用的喷气孔,所述余热回收管贯穿套设在喷气筒内并呈转动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喷气筒的一端固定套设有和传动齿圈内啮合的被动齿轮,所述卧式脱水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板,所述支撑座板的上部转动连接有和被动齿轮外啮合的主动齿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动齿轮、位于中部的一个被动齿轮和传动齿圈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气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喷气筒外部并呈转动配合的通气套,所述喷气筒的外表壁且位于通气套内开设有连通内腔的气道,三个所述通气套通过管路串联连通且其中一个所述通气套的外表壁固定设置有进气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喷气筒的外表固定设置有轴向分布的矩形凸块,所述喷气孔位于矩形凸块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余热回收管上且位于喷气筒内腔的一端为螺纹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黄鹤楼新泰砖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黄鹤楼新泰砖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33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