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成型体的承受台、蜂窝成型体的制造方法以及蜂窝烧成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83368.4 | 申请日: | 2020-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3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浩唯;黑木信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8B3/20 | 分类号: | B28B3/20;B28B17/00;C04B38/00;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郑雪娜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成型 承受 制造 方法 以及 烧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成型体的承受台,其能够不使蜂窝成型体的侧面变形地对其进行保持,并且,与蜂窝成型体的侧面抵接的支撑部的装卸更换比较容易。该蜂窝成型体的承受台是用于对蜂窝成型体的与隔室延伸的方向平行的侧面进行支撑的承受台(100)。承受台(100)具备:主体部(10),其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沟部(11);支撑部(20),其具有与主体部(10)的沟部(11)的表面抵接的柔性片状基材(21)及接合于柔性片状基材(21)且与蜂窝成型体的侧面抵接的发泡体层(22);以及固定部件(30),其用于将支撑部(20)固定于主体部(10)。支撑部(20)设置成:相对于主体部(10)而成非接合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成型体的承受台、蜂窝成型体的制造方法以及蜂窝烧成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蜂窝成型体的成型方法,已知有挤出成型法。挤出成型法中,在将挤出方向设定为水平方向的挤出成型机的挤出出口,安装有:所期望的形状的模具(口模),将被放入至挤出成型机中的陶瓷材料从模具(口模)连续地挤压出去,由此,形成蜂窝成型体。以利用承受台对与隔室延伸的方向平行的侧面进行保持的方式对该蜂窝成型体进行输送,并进行切断、干燥、烧成等处理,由此来制成蜂窝结构体。
作为现有的蜂窝成型体的承受台,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了:在对蜂窝成型体进行抵接保持的部位使用有发泡体的承受台。另外,专利文献2提出了:具有由化学加工用材等多孔质聚氨酯固化物材料形成的支撑面的承受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033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0792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的承受台虽然是由发泡体来形成用于对蜂窝成型体进行抵接支撑的部位(沟部),但是,从发泡体的特性考虑,加工精度比较低。因此,存在着:比较难以形成出与蜂窝成型体的侧面相对应的抵接支撑面的问题。另外,发泡体随着与蜂窝成型体之间的接触而逐渐劣化,因此,需要更换,但是,由于专利文献1的承受台需要制作出形成有沟部的发泡体,因此,存在着更换作业费时费力的问题。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的承受台也可以通过使用加工精度较高的多孔质聚氨酯树脂固化物,而不使蜂窝成型体的侧面变形地对其进行保持。
但是,多孔质聚氨酯树脂固化物与发泡体相比,缓冲性较低,因此,要求更严格的加工精度,但是,对多孔质聚氨酯树脂固化物的加工精度的提高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加工成与蜂窝成型体的侧面相对应的抵接支撑面来说,所要求的加工负担是无法忽视的。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实施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使蜂窝成型体的侧面变形地进行保持、并且与蜂窝成型体的侧面抵接的支撑部的装卸更换变得容易的蜂窝成型体的承受台。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使蜂窝成型体的侧面变形地对其进行保持、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且减少制造成本的蜂窝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及蜂窝烧成体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在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沟部的主体部的表面,设置有:具有柔性片状基材及发泡体层的支撑部,由此能够容易地得到:适合于对蜂窝成型体的侧面进行保持的发泡体层的抵接支撑面,并且,通过使主体部与支撑部(柔性片状基材)之间成为非接合状态,使得支撑部的装卸更换变得容易,以至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一种蜂窝成型体的承受台,其是用于对蜂窝成型体的与隔室延伸的方向平行的侧面进行支撑的承受台,其中,包括:
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沟部;
支撑部,该支撑部具有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沟部的表面抵接的柔性片状基材、以及接合于所述柔性片状基材且与所述蜂窝成型体的所述侧面抵接的发泡体层;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33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