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纳米粒子填充碳纤维织物增强聚合物润滑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2892.X | 申请日: | 2020-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瑞;李宋;王齐华;王廷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5/06 | 分类号: | C08J5/06;C08L61/14;C08K3/14;C08K3/36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纳米 粒子 填充 碳纤维 织物 增强 聚合物 润滑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纳米粒子填充碳纤维织物增强聚合物润滑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碳纤维织物剪切后先用丙酮浸泡、超声清洗、晾干等离子体处理后,反复在聚合物树脂、纳米碳化铌、纳米二氧化硅与混合溶剂形成的胶液中浸渍,使得胶液均匀涂抹在碳纤维织物表面,烘干后热压成型,得到增强聚合物润滑材料。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将减摩纳米粒子(纳米碳化铌)和抗磨纳米粒子(纳米二氧化硅)复合填充聚合物,可很好的改善聚合物润滑材料得性能,实现了聚合物润滑材料的低摩擦与高耐磨特性兼具,而且填充效果优于单独填充,为聚合物润滑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润滑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纳米粒子填充碳纤维织物增强聚合物润滑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和耐磨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聚合物材料表面硬度低,承载能力差,易磨损,通过材料复合化改善聚合物摩擦学性能是扩大其苛刻工况下使用的重要途径。在众多的改性方法中,纤维填充是提高聚合物树脂耐磨性的最常用手段。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其填充聚合物可显著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纤维可以分为短切纤维、粉末、长纤维、纤维织物等,纤维织物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能的复合材料,是将纤维织物与粘结树脂结合而制备出的一类薄层复合材料。碳纤维织物增强聚合物润滑材料可以作为关节轴承内衬、导轨薄层材料及其他异形金属件内衬,避免接触金属对偶件的直接磨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采用纤维织物与无机颗粒复合填充可改善聚合物摩擦磨损性能,由于常规微米级无机颗粒脱落滞留在摩擦界面后,容易造成严重的磨料磨损,因此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改用纳米颗粒是这类复合材料的一个发展方向。关于复合纳米粒子填充改性纤维织物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文献较少,现有纤维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大多属于短切碳纤维或碳纤维粉末增强类型,主要侧重于纤维表面处理、纤维与其他功能填料复合填充,以及解决纤维织物与聚合物树脂的浸润以及复杂形状难以成型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复合纳米粒子填充碳纤维织物增强聚合物润滑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增强型聚合物润滑材料的制备
(1)碳纤维织物表面处理:将碳纤维织物剪切后先用丙酮浸泡15~20小时,除去纤维织物纺织中的环氧整理剂,再用新鲜丙酮超声清洗,晾干后放入等离子体处理仪,在真空度300~500Pa下处理5~10分钟;所述碳纤维织物纤维规格为1K,经向密度为10根/10mm,纬向密度为10根/10mm,单位面积质量为125±5g/m2。等离子体处理可改变纤维的表面状态,使纤维表面的沟槽加深,粗糙度增加,并在纤维的表面产生一些活性基团,这样就改善了纤维表面浸润性和与聚合物的反应性。
(2)胶液配置:将聚合物树脂与混合溶剂按0.2~0.3g/ml的质量体积比混合后加入纳米碳化铌和纳米二氧化硅,超声搅拌,即得聚合物树脂胶液。其中,聚合物树脂基体采用有机硅改性的酚醛树脂;混合溶剂由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等体积混合组成。碳纤维织物与聚合物树脂的质量比为1.5:1~2.5:1。所述纳米碳化铌的粒径为50~100nm;纳米碳化铌的加入量为聚合物树脂质量的0.10~0.16倍。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50nm;纳米二氧化硅的加入量为聚合物树脂质量的0.10~0.16倍。
(3)碳纤维织物表面浸胶:将碳纤维织物反复浸渍于聚合物树脂胶液中,使碳纤维织物充分吸附聚合物树脂胶液,然后置于40~60℃的烘箱内烘干,反复浸渍、烘干,并将剩余胶液全部刮涂在织物表面烘干。
(4)热压成型:把经浸渍并烘干的碳纤维织物根据模具大小裁剪成多片,并放入模具热压成型。热压成型是在170~190℃,5~15MPa下保温保压90~150min。
二、聚合物润滑材料的耐磨性能
测试标准:GB/T3960,200N,200rpm,1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28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酸蚀和有氧煅烧提高油页岩半焦白度的方法
- 下一篇: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