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单体在制备细菌外排泵抑制剂或提高抗生素活性药物中的应用及联合抑菌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081743.1 申请日: 2020-02-06
公开(公告)号: CN111265513A 公开(公告)日: 2020-06-12
发明(设计)人: 张铁;张鹏;王春光;王文静;赵子玉;翟向和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352 分类号: A61K31/352;A61K31/575;A61K31/56;A61K31/704;A61K31/7048;A61K31/4353;A61K31/546;A61K31/665;A61K31/165;A61P31/04
代理公司: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代理人: 陈晓彦
地址: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乐凯***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中药 单体 制备 细菌 外排 抑制剂 提高 抗生素 活性 药物 中的 应用 联合 组合
【说明书】:

发明涉及抑菌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药单体在制备细菌外排泵AcrB抑制剂或提高抗生素活性药物中的应用及联合抑菌组合物。中药单体包括红杉黄酮、豆甾醇、栝楼萜二醇‑3‑苯甲酸酯、甘草酸、α‑菠甾醇、藿香素、驱虫金合欢碱、雷公藤宁碱C、大黄酸双葡萄糖苷、菜油甾醇阿魏酸酯、胆甾醇阿魏酸酯或鸦胆子苷G。上述中药单体能够抑制AcrB的外排活性,使得进入菌体内的药物分子不断积聚,从而恢复现有抗菌药物的杀菌效能,降低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菌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药单体在制备细菌外排泵抑制剂或提高抗生素活性药物中的应用及联合抑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抗生素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但由于不规范的使用,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耐药谱不断增宽,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也有所加剧。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有多种,主要包括:细菌产生水解或灭活酶,抗菌药物作用靶点的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细菌生物膜的形成,细菌主动外排机制。后三种作用机制特异性较差,即对不同种类或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菌药物都会产生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密切相关,三者之中又以主动外排机制为主。因此,抑制或干扰细菌主动外排机制有利于降低细菌耐药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抗生素不规范使用造成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中药单体在制备细菌外排泵AcrB抑制剂中的应用。

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中药单体在制备提高抗生素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联合抑菌组合物。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中药单体在制备细菌外排泵AcrB抑制剂中的应用,所述中药单体包括红杉黄酮(Sequoiaflavone)、豆甾醇(Stigmasterol)、栝楼萜二醇-3-苯甲酸酯(Karounidiol 3-benzoate)、甘草酸(glycyrrhizin)、α-菠甾醇(Alpha spinasterol)、藿香素(Agastachin)、驱虫金合欢碱(Musennin)、雷公藤宁碱C(Wilfornine C)、大黄酸双葡萄糖苷(Rhein diglucoside)、菜油甾醇阿魏酸酯(Campesteryl ferulate)、胆甾醇阿魏酸酯(Cholesteryl ferulate)或鸦胆子苷G(Yadanzioside G)。

AcrAB-TolC是由存在于细菌胞质间隙的融合蛋白(AcrA)、内膜转运蛋白(AcrB)和外膜通道蛋白(TolC)三部分构成的复合物。AcrB转运子运用质子动力将化合物挤出到TolC通道和外部,在药物转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上述中药单体能够抑制AcrB的外排机制,使得进入菌体内的药物分子不断积聚,从而恢复现有抗菌药物的杀菌效能,降低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优选地,所述细菌为肠杆菌科细菌。AcrAB-TolC是肠杆菌科细菌最主要的药物外排泵,上述中药单体对于肠杆菌科细菌具有突出的抑制外排泵AcrB作用。肠杆菌科细菌包括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门菌、产气肠杆菌、志贺菌等。

优选地,所述中药单体为甘草酸,其溶解性较好,价格低廉,目前作为食品的甜味剂广泛用于各类食品,安全范围广。甘草酸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力结合外排泵转运蛋白AcrB,进而抑制其外排活性,能够使抗生素蓄积于菌体内从而发挥抑菌作用。

以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中药单体在制备提高抗生素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单体包括红杉黄酮、豆甾醇、栝楼萜二醇-3-苯甲酸酯、甘草酸、α-菠甾醇、藿香素、驱虫金合欢碱、雷公藤宁碱C、大黄酸双葡萄糖苷、菜油甾醇阿魏酸酯、胆甾醇阿魏酸酯或鸦胆子苷G,所述抗生素包括头孢噻肟钠、磷霉素钠或氯霉素。上述抗生素为AcrAB-TolC外排泵底物,将上述中药单体与上述抗生素共同使用,对于杀灭细菌、尤其是多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能够显著降低上述抗生素的使用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1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