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1681.4 | 申请日: | 2020-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4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飞;蒋杰;吴贞瑶;李明;李兴龙;王财普;柯伟;曹镇;吴鑫;吴林奇;胡廷娈;吴宜福;吴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星隆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滑桩兼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下层斜撑、中层斜撑、上层斜撑、挡土板、连梁、冠梁、顶梁组成的空间支挡结构体系,在挖方边坡内侧设抗滑桩或后排桩,在桩间设挡土板,形成桩板墙,在开挖边坡外侧与抗滑桩对应的位置结构桩,在抗滑桩、后排桩与结构桩之间用连梁、冠梁、顶梁将抗滑桩、后排桩与结构桩连接成一个整体,使抗滑桩、后排桩所受到的水平力通过下层斜撑、中层斜撑、上层斜撑、连梁、冠梁、顶梁传到结构桩上,从而使抗滑桩、后排桩既承担抗滑桩的作用,又起到结构桩的作用,并让结构桩在承担结构桩作用的同时起到承担抗滑桩的作用,并形成一个强大的空间支挡受力体系,这样不仅大大增强整个支挡结构体系的抗滑和抗弯能力,还能将支档结构的大部分空间开辟为房屋的有效使用空间,大大提高了土地和空间的利用率,进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的基础截面形式包括矩形桩和圆形桩,所述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的桩身截面尺寸、桩长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所述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的排间距也可以相等,可以不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斜撑、中层斜撑、上层斜撑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工字钢、H型钢、旧钢轨;所述下层斜撑、中层斜撑、上层斜撑的长度、截面形式和尺寸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所述下层斜撑、中层斜撑、上层斜撑可以用剪力墙替代,所述下层斜撑、中层斜撑、上层斜撑的数量根据边坡支挡高度和每层房屋所需的高度确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包括在抗滑桩上置筋后现浇的钢筋混凝土矩型板,也可以是在抗滑桩背预制吊装的钢筋混凝土槽型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梁、冠梁、顶梁为钢筋混凝土梁,连接所述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间的中部和顶部,所述连梁、冠梁、顶梁的数量根据边坡支挡高度和每层房屋所需的高度确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梁、冠梁、顶梁顶铺一层钢筋混凝土板,使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作为房屋的地板或顶板使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方法为:
S1、在原有地面上平整场地,为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的施工留出施工平台;
S2、在施工平台上施工所述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使得所述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的上端延伸出地面线以上至设计桩顶高程;
S3、在后排桩和抗滑桩桩顶施作钢筋混凝土顶梁,使钢筋混凝土顶梁将所述抗滑桩和后排桩连接起来;
S4、分层开挖后排桩桩前土体,并分层施作桩间钢筋混凝土挡土板;
S5、施作后排桩与抗滑桩之间的斜撑或剪力墙;
S6、施作钢筋混凝土顶梁上的钢筋混凝土顶板;
S7、分别施作抗滑桩和结构桩之间的钢筋混凝土冠梁、连梁,将所述抗滑桩和结构桩连接起来;
S8、分层开挖抗滑桩桩前土体,并分层施作桩间钢筋混凝土挡土板;
S9、分别施作抗滑桩与结构桩之间的斜撑或剪力墙;
S10、分别施作冠梁、连梁上的钢筋混凝土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星隆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星隆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16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强抗滑锚杆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机械手夹持机构过渡安装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