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生调查病人每日饮食记录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81001.9 | 申请日: | 2020-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6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昱;刘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G16H20/6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生 调查 病人 每日 饮食 记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生调查病人每日饮食记录的方法,步骤1:病人/用户首次登录,选择医生授予查看自己饮食记录的权利;步骤2:病人/用户选择需要记录的就餐时间;步骤3:病人/用户输入需要记录的食品种类;步骤4:病人/用户选择需要记录的食物计量单位及食物配图;步骤5:病人/用户选择需要记录的食用量;步骤6:判断针对该餐的病人/用户选择是否完毕?如果选择完毕,则执行步骤7;步骤7:通过后台算法计算出所含各类营养素及其他物质总量;步骤8:将一天、三天及一周的饮食记录原始数据及营养素数据输出成表格;步骤9:提供拥有授权的医生查看。本发明实现了以饮食记录为基础的医生调查病人日常饮食的智能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营养健康、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以饮食记录即时上传处理为基础的医患数据交流方案。
背景技术
2017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指出:应加强营养健康基础数据共享利用,大力推动营养健康数据互通共享。依托现有信息平台,加强营养与健康信息化建设,完善食物成分与人群健康监测信息系统。构建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推动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协同共享环境、农业、食品药品、医疗、教育、体育等信息数据资源,建设跨行业集成、跨地域共享、跨业务应用的基础数据平台。建立营养健康数据标准体系和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信息安全能力。积极推动“互联网+营养健康”服务和促进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带动以营养健康为导向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全面深化数据分析和智能应用。建立营养健康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制定分级授权、分类应用、安全审查的管理规范,促进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强化数据资源在多领域的创新应用。
在这种背景下,推动“互联网+营养健康”,为需要记录饮食的病人提供一个便捷平台、为需要得到病人饮食记录的医生提供量化数据就成为了大势所趋。而如何让病人更安心、便捷地记录自己的饮食状况,如何让医生更省时、省力、省心地知晓病人的饮食状况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每次输入需要用户手动输入菜品所含具体配料,如患者食用了鱼香肉丝,则需要填写:猪里脊肉、胡萝卜、青椒、葱、姜、蒜、豆瓣酱、植物油等材料,不仅容易由于病人用户对菜品原材料了解不清造成错记漏记等情况,不能准确地判断用户的真正饮食,而且还极有可能因为记录工作过于繁琐,导致用户无法长期坚持记录,对形成长期的每日饮食记录不利;
如果每次输入需要用户手动输入进食食物的量,如用户填写:鱼香肉丝100g、干煸豆角150g、米饭200g、啤酒500ml等,那么由于正常情况下进食都是按照“碗”、“份”、“瓶”等量词计数的,采取“克”、“毫升”等不但不符合日常认知,使用户使用时茫然,而且容易出现数量上的误判,如记多记少等;
如果病人用户的饮食记录及在其基础上生成的营养素分析,在上传至服务器后所有医生用户可见,那么可能会造成用户隐私被泄露的不安全感,医生也难以在众多病人用户中找到自己负责的患者,除此之外还存在多种不方便,在此不一一赘述。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的当前医生调查病人饮食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医生调查病人每日饮食记录的方法,采用给予病人用户明确菜品及日常计量单位统计饮食,并且只有授权医生可见饮食记录,进行病人日常饮食记录。
本发明的一种医生调查病人每日饮食记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病人/用户首次登录,选择医生授予查看自己饮食记录的权利;
步骤2:病人/用户选择需要记录的就餐时间;
步骤3:病人/用户输入需要记录的食品种类;
步骤4:病人/用户选择需要记录的食物计量单位及食物配图;
步骤5:病人/用户选择需要记录的食用量,即满足食物计量单位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10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