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燃料粉碎装置和具备它的发电设备以及固体燃料粉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0574.X | 申请日: | 202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8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聪太朗;泽昇吾;松本慎治;栗原诚矢;内田英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动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2C15/00 | 分类号: | B02C15/00;B02C23/20;B02C25/00;B07B7/083;B07B11/04;F23K3/02;F23L1/00;F23L5/02;F23L15/00;F23N3/00;F23N5/02;F22B1/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克鹏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燃料 粉碎 装置 具备 发电 设备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燃料粉碎装置,即使使用生物燃料时,也能够向锅炉供给稳定粉碎的微粉燃料。所述固体燃料粉碎装置具备:旋转工作台;在与旋转工作台之间粉碎作为固体燃料的生物燃料的粉碎辊;具备沿着以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立设的多个叶片,对于由粉碎辊粉碎之后的生物燃料进行分级的旋转式分级机;控制旋转式分级机的转速的控制部,控制部跨越从旋转式分级机供给分级后的生物燃料的锅炉的运转范围而大体一定地控制旋转式分级机的转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粉碎生物燃料的固体燃料粉碎装置和具备它的发电设备以及固体燃料粉碎方法。
背景技术
历来,煤和生物燃料等含碳固体燃料,由粉碎机(研磨机)粉碎成小于规定粒径的微粉状,被供给到燃烧装置。研磨机将被投入到旋转工作台的煤和生物燃料等固体燃料,通过在旋转工作台与辊子之间碾碎而进行粉碎,借助从旋转工作台的外周经由管道供给的作为运载气体(运载用气体)的初级空气,将被粉碎而成为微粉状的燃料在分级机中分选出粒径尺寸小的燃料,输送到锅炉,用燃烧装置使之燃烧。火力发电设备中,通过与经锅炉燃烧而生成的燃烧气体的热交换而使蒸气产生,利用该蒸气驱动涡轮,由此进行发电。
作为含碳的固体燃料而使用煤时,如专利文献1至3所示,会根据给煤量或煤的粒度进行旋转式分级机的转速的控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549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3246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347176号公报
但是,作为含碳的固体燃料,木质系颗粒等的生物燃料具有如下性质:与煤相比,难以细小地粉碎,并且燃烧性高,即使是比较大的粒径,也能够适于燃烧。因此,作为固体燃料使用生物燃料时,以粒径比煤的微粉燃料约大5~10倍左右的状态,从研磨机被供给到设于锅炉上的燃烧装置中。
如此,煤和生物燃料因为供给到燃烧装置的粒径不同,所以进行固体燃料的粉碎和分级的研磨机,在生物燃料粉碎用途和煤粉碎用途中作为不同的设计(例如外壳形状、旋转工作台的转速和旋转式分级机的转速等)而分别设计是原本优选的。但是,从设备成本和设置空间等的观点出发,希望能够以相同的研磨机应对生物燃料和煤这两方的固体燃料,使用能够共用该煤和生物燃料的研磨机,能够使用生物燃料。
旋转式分级机采用的分级方式是,使规定粒径以下的微粉燃料通过在旋转中心轴线周围沿着圆周方向排列的进行旋转的多个叶片间而进行分级。因此,被粉碎后的生物燃料,如上述与粉碎煤的情况相比,因为粒径大,所以难以在叶片间通过,难以向设于下游侧的作为锅炉的燃烧装置的燃烧器输送。另外,生物燃料的粉碎燃料,容易在研磨机内部的间隙和气流的停滞区域堆积,此外,因为比重小,比煤轻,所以,即使例如在旋转式分级机的内部形成气流的停滞,生物燃料的粉碎燃料在旋转式分级机内堆积,利用离心力除去、排出堆积也有困难,具有容易留在旋转式分级机内并积累的特性。
因此,本发明者等发现,在粉碎生物燃料时,有效的是以不同于煤的想法来控制旋转式分级机的转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使用生物燃料时,也能够将稳定粉碎的微粉燃料供给到锅炉的固体燃料粉碎装置,和具备它的发电设备,以及固体燃料粉碎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固体燃料粉碎装置,具备:旋转工作台;粉碎辊,其在与所述旋转工作台之间粉碎生物燃料;旋转式分级机,其对于由所述粉碎辊粉碎所述生物燃料而得到的被粉碎的生物燃料进行分级,分选微粉生物燃料;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旋转式分级机的转速,其中,所述控制部,跨越所述微粉生物燃料被供给的锅炉的运转范围大体一定地控制所述旋转式分级机的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动力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动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05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化装置、成膜装置、程序记录介质及浓度控制方法
- 下一篇:可调节车辆踏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