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C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0163.0 | 申请日: | 202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9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冯阿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阿兰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33/04;C08L9/02;C08L23/28;C08L11/00;C08K13/04;C08K7/14;C08K5/20;C08K5/05;C08K3/22;C08K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2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包装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C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质量分数配比称取:PVC树脂、DOP增塑剂、DBO增塑剂、丁腈橡胶、CPE、油酸酰胺、无毒有机锡稳定剂、环氧大豆油、硬脂醇、氯丁橡胶、玻璃纤维、阻燃剂、抗静电剂,本PVC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内增塑现象,可减少增塑剂的用量,并有高度的柔软性、增塑韧性、冲击性,同时PVC包装材料具有弹性、耐高温、抗静电,不容易因冲击过大而断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PVC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包装装潢、包装印刷、包装运输等满足产品包装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它即包括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纸、竹本、野生蘑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复合材料等主要包装材料,又包括捆扎带、装潢、印刷材料等辅助材料,包装材料在整个包装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发展包装技术、提高包装质量和降低包装成本的基础。因此,了解包装材料的性能、应用范围和发展趋势,对合理选用包装材料,扩大包装材料来源,采用新包装和加工新技术,创造新型包装和包装技术,提高包装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聚氯乙烯,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之为氯乙烯树脂,PVC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现有的PVC包装材料柔软性较差、缺乏弹性,在受到冲击时容易断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防霉防潮的包装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VC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质量分数配比称取:PVC树脂100-300份、DOP增塑剂、15-45份、DBO增塑剂5-15份、ACR3-10份、丁腈橡胶7-15份、CPE3-10份、油酸酰胺1.2-5份、无毒有机锡稳定剂2.5-8份、环氧大豆油5-15份、硬脂醇1-3份、氯丁橡胶3-10份、 玻璃纤维5-20份、阻燃剂5-15份、抗静电剂10-30份;
(2)将PVC树脂投入高速捏合机中,升温至85-95°C,加入剩余原料,升温至110-130°C,捏合速度800-1000r/min,捏合10-25min;
(3)捏合后的材料二辊速炼,前辊温度为165-175°C,转速15-25r/min,后辊185-187°C,转速26-28r/min,混炼30-40min;
(4)挤出机挤出片材,料筒温度120-135°C、165-175°C、185-187°C,口模挤出厚膜温度180-185°C,冷却到115-120°C,冷却到室温成产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VC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原料按质量分数配比如下:PVC树脂100份、DOP增塑剂15份、DBO增塑剂5份、ACR3份、丁腈橡胶7份、CPE3份、油酸酰胺1.2份、无毒有机锡稳定剂2.5份、环氧大豆油5份、硬脂醇1份、氯丁橡胶3份、玻璃纤维5份、阻燃剂5份、抗静电剂10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VC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原料按质量分数配比如下:PVC树脂200份、DOP增塑剂30份、DBO增塑剂10份、ACR8份、丁腈橡胶10份、CPE8份、油酸酰胺3份、无毒有机锡稳定剂5份、环氧大豆油10份、硬脂醇2份、氯丁橡胶6份、玻璃纤维10份、阻燃剂10份、抗静电剂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阿兰,未经冯阿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0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