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9556.X | 申请日: | 202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坂田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06 | 分类号: | C08J5/06;C08L25/06;C08L71/12;C08L33/20;C08L77/02;C08L77/06;C08L23/12;C08K9/06;C08K9/08;C08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崔立宇;褚瑶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增强 玻璃纤维 塑性 组合 | ||
[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热塑性树脂的粘接性高、能够提高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机械强度和耐模具污染性的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和包含该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解决手段]一种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其特征在于,(b)硅烷系偶联剂和(c)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附着于(a)玻璃纤维的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高与热塑性树脂的粘接性,热塑性树脂的增强用玻璃纤维使用了通过各种处理剂对玻璃纤维的表面进行了处理的物质。作为此时的处理剂,通常使用例如硅烷系偶联剂、氨基甲酸酯树脂、环氧树脂等,其组成考虑到与热塑性树脂的粘接性及加工时的热稳定性等来进行选择(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3)。
此外,公开了用马来酸酐与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和硅烷系偶联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玻璃纤维(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0983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0-046951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5/092814号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60-0445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对于利用现有的处理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玻璃纤维来说,热塑性树脂与玻璃纤维的粘接性不足,增强的热塑性树脂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等机械特性尚不能令人满意。此外,氨基甲酸酯树脂、环氧树脂、马来酸酐与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虽可带来优异的纤维汇聚效果,但作为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型时会作为模具附着物引起模具污染。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与热塑性树脂的粘接性高、能够提高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机械强度和耐模具污染性的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和包含该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利用包含硅烷系偶联剂和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的处理剂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理,能够提高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的与热塑性树脂的粘接性,通过使用利用该处理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能够得到机械特性优异、并且模具污染降低的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
一种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其特征在于,(b)硅烷系偶联剂和(c)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附着于(a)玻璃纤维的表面。
[2]
如[1]所述的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其为选自由粗纱、短切纤维、磨碎纤维、纱线、织布以及无纺布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形态。
[3]
如[1]或[2]所述的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其中,相对于上述(a)玻璃纤维94.0质量%~99.92质量%,在其表面附着有上述(b)硅烷系偶联剂0.03质量%~1.00质量%且附着有上述(c)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
[4]
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其中,相对于上述(a)玻璃纤维94.0质量%~99.92质量%,在其表面附着有上述(b)硅烷系偶联剂且附着有上述(c)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0.05质量%~5.00质量%。
[5]
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其中,上述(b)硅烷系偶联剂具有氨基或环氧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95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γ-烯基酮及其合成方法
- 下一篇: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