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船空调冷凝水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78848.1 | 申请日: | 2020-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4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程方;李超;孙佳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29/14 | 分类号: | B63B29/14;F24F13/22;B63J2/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周涌贺 |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冷凝 水管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船空调冷凝水管理系统,包括分布于各甲板舱和内底舱的若干个空调,每层甲板舱的空调的冷凝水管出水口与U型水封蓄水管相连接,该U型水封蓄水管的出水口与下一层甲板舱的卫生洁具单元相连接并高于该卫生洁具单元的进水口;内底舱的空调的冷凝水管出水口与U型水封蓄水管相连接,并通过泵单元通向舱外;各U型水封蓄水管的两端设有变径管,该变径管其与U型水封蓄水管连接端粗于另一端。本发明通过设置变径管,有效防止船体倾斜、摇摆幅度较大时,U型水封蓄水管中的冷凝水倒灌进入空调。另外,本发明通过将冷凝水管理系统设置为若干个独立的冷凝水处理单元,保证整个冷凝水管理装置的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保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全船空调冷凝水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上的空调型号种类众多,有组合式空调、组装式空调、单元式空调、射流送风式空调、变频空调、新风空调、变风量空调、航空空调、厨房空调、医疗空调等等。按照目前的船舶设计要求,空调冷凝水排放系统最终接入甲板漏水系统,空调器产生的冷凝水被当做一种废水处理,直接排至舷外。
目前一部分船舶的空调冷凝水排放系统如图1所示,空调器003的冷凝水排出口设计有一个类似于“U”字形状的水封004,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冷凝水管005内的水倒灌入空调器003内。但是交船以后的实际使用情况并不乐观,当甲板上在冲水、或是大雨大浪天气有很多水涌入甲板漏水口001时,或者是其他接入甲板漏水系统的管路水流量很大时,又或者是船舶在摇摆、倾斜幅度很大时,甲板漏水管002内或是冷凝水管005内的水照样会倒灌进空调器003内,并且造成空调器003所产生的冷凝水排不出去,从空调器003内溢出,形成房间积水。位于水线下的空调器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如果附近没有污水井,就近排放舱底,舱底都是纵横交错的船体结构,会给船员带来很大的清洁麻烦。
还有一部分船舶的空调冷凝水排放系统如图2所示,与图1有些类似,不同之处是将所有的空调器003产生的冷凝水汇总到位于底舱的冷凝水收集箱006内,当冷凝水收集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通过大容量、大体积的排放泵007将其加压排至舷外。但是交船以后发现这种设计方案的实际使用情况也不乐观,有些区域空调器003的冷凝水由于压力的原因都无法顺利流到冷凝水收集箱006内,而且安装大容量、大体积的冷凝水收集箱006和排放泵007不仅给船舶增加了不少重量,增加了噪音污染,而且这种设计对于空调数量多、每小时产生冷凝水量大的船舶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浪费。
以某船舶为例,按南方某海域气候,每300台型号JBZ(S)-30的变风量空调器每运行1小时产生的水量计:
即:Q=q*h*n
Q--冷凝水总量
q--每小时产生的冷凝水量
h--运行时间
n—空调数量
=21.75*1*300
=6525Kg/小时(6.525吨/小时)
如今,随着国家力量的不断增强,大型船舶越造越多,如邮轮、商务船等,船上配备的各种型号空调器越来越多,所产生的空调冷凝水也越来越多。同样地,随着船舶吨位的变大,船上的人员越来越多,船上配备的卫生洁具也越来越多,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进行冲洗。以坐式马桶为例,平均每次冲洗就需要消耗掉淡水量1~1.5L。船舶上的淡水资源本来就紧张,目前对全船空调器的管理以及空调冷凝水排放系统的设计对需要长期远洋航行的大型船舶来说就显得更加不安全、不经济、不科学和不环保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8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