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及搭建基坑围护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5424.X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博;张钰钰;陈银萍;伍琳;曾宇;杜怡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30;E02D31/08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和聚龙 |
地址: | 24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预制 围护 减震 搭建 方法 | ||
1.一种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其特征为:
包括桩体,桩体上端面开有储液池,储液池池底开设有竖向贯通桩体下端面的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其特征是:
所述的桩体上端面设有若干吊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其特征是:
所述储液池的池壁铺设有防水卷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其特征是:
所述桩体一侧侧壁上设置两条止水带,两条止水带平行放置,并且两条止水带延伸至桩体的上、下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其特征是:
所述储液池处于桩体上端面中心位置,桩体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储液池的横截面形状也为正方形;
假设,桩体的长宽均为L、高度为H,储液池的长宽均为L1、深度为H1,圆孔内径为D、长度为H2;
则:H2=H-H1;
L1=(50%~60%)L;
H1=(2.5%~5%)H;
D=200~25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其特征是:
还包括盖板,盖板的形状与储液池底部轮廓吻合,盖板上端面设有提手,盖板表面都铺设与储液池相同类型的防水卷材,盖板周边设置有止水条,盖板放置在储液池底部时,盖板完全遮蔽圆孔上端面,盖板与储液池池壁形成隔水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其特征是:
桩体下端面铰接有与圆孔下端口配合的桩底盖。
8.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搭建基坑围护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需要在拟修建基坑围护结构的位置逐段开挖沟槽,开挖沟槽的同时需要用护壁泥浆进行护壁;
b)每段沟槽开挖完成后,开始逐根吊装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将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设置有止水带的侧面朝向下一根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位置,吊装至预定位置,抽取两条止水带与两根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所围成桩间空隙中的泥浆;
c)完成其他槽段沟槽的开挖,重复步骤b)中的工序,直至完成剩余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的吊装;
d)将所有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的储液池和圆形管道中的泥浆逐一抽出,盖上盖板,盖板与储液池池壁形成隔水空间,再逐一向隔水空间中注入减震泥浆,完成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可以开始地下工程的施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搭建基坑围护墙的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d)完成,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将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的隔水空间中泥浆抽出并打开盖板,拆除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间的止水带,最后逐根提升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同时通过圆形管道泵送混凝土,填充原桩位地层,以实现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的回收和替代基坑预制围护减震桩的混凝土墙的浇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搭建基坑围护墙的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d)中减震泥浆采用由膨润土、增粘剂、纯碱加水搅拌制成,其中膨润土质量占比10%、增粘剂占比0~0.02%,纯碱占比0~0.5%;
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每日维护减震泥浆,控制减震泥浆的密度在1.10~1.15g/cm3、黏度在20~22s、含砂率小于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54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治疗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功能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