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收发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74532.5 | 申请日: | 2020-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9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黄睦容;陈盈仲;陈俊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陈俊翰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7245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 模组 | ||
1.一种光收发模组,设置于一可携式电子设备,用于对一标的物发送一第一光信号,或接收来自所述标的物的一第二光信号,所述可携式电子设备具有:一电路基板、一设备边框与一显示屏幕,所述设备边框沿着所述显示屏幕的外缘延伸,所述光收发模组包括:
一板端连接器,所述板端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电路基板;
一光学组件,光学组件的主体埋设于所述设备边框中,且具有一第一折射面、一第二折射面与一全反射面;
一光收发器,所述光收发器的主体埋设于所述设备边框中;以及
一定位端连接器,所述定位端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光收发器,且分别定位所述光学组件与所述光收发器,其中,
所述定位端连接器供对接所述板端连接器,以令所述光收发器电性连接所述电路基板,以由所述电路基板发送所述第一光信号,或向所述电路基板发送所述第二光信号;
所述第一折射面自所述设备边框上外露且避开所述显示屏幕;所述第一光信号由所述光收发器朝向所述第二折射面行进,而后入射所述第二折射面,由所述第二折射面的折射,使所述第一光信号朝向所述全反射面行进,接着入射所述全反射面,由所述全反射面的全反射,使所述第一光信号朝向所述第一折射面行进,再入射所述第一折射面,由所述第一折射面的折射,使所述第一光信号朝向所述标的物行进,并令所述光收发器完成对所述标的物发送所述第一光信号;
或者,所述第二光信号由所述标的物朝向所述第一折射面行进,而后入射所述第一折射面,由所述第一折射面的折射,使所述第二光信号朝向所述全反射面行进,接着入射所述全反射面,由所述全反射面的全反射,使所述第二光信号朝向所述第二折射面行进,再入射所述第二折射面,由所述第二折射面的折射,使所述第二光信号朝向所述光收发器行进,并令所述光收发器完成接收来自所述标的物的所述第二光信号;且其中,
所述定位端连接器具有至少一个定位端导电端子,所述板端连接器具有至少一个板端导电端子,当所述定位端连接器对接所述板端连接器时,所述定位端导电端子接触所述板端导电端子,且所述定位端导电端子与所述板端导电端子的其中至少一者会受力变形,以迫使所述定位端连接器维持定位于一预定位置,进而提供所述光学组件与所述光收发器之间保持位置对准;
所述第一光信号在所述全反射面上的入射角等于所述第二折射面跟所述全反射面的交角和所述第一光信号在所述第二折射面上的折射角之和;所述第一光信号在所述第一折射面上的入射角等于所述第一折射面跟所述全反射面的交角和所述第一光信号在所述全反射面上的入射角之差;
所述第二光信号在所述全反射面上的入射角等于所述第二折射面跟所述全反射面的交角和所述第二光信号在所述第二折射面上的入射角之和;所述第二光信号在所述第一折射面上的折射角等于所述第一折射面跟所述全反射面的交角和所述第二光信号在所述全反射面上的入射角之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定位端导电端子为复数定位端导电端子,各所述定位端导电端子的一端具有用于焊接所述光收发器的一定位端焊垫,多个所述定位端焊垫分别设置于一第一线与一第二线,其中,所述第一线平行所述第二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端连接器具有一定位端绝缘体,所述定位端绝缘体具有一光收发器嵌合结构与一光学组件嵌合结构,所述光收发器嵌合结构用于嵌合定位所述光收发器,所述光学组件嵌合结构用于嵌合定位所述光学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收发器嵌合结构为形成于所述定位端绝缘体的一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提供埋入所述光收发器的一端,而完成所述光收发器的嵌合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嵌合结构为形成于所述定位端绝缘体的一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提供卡接所述光学组件,而完成所述光学组件的嵌合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边框具有一通孔结构,所述第一折射面由所述通孔结构而外露,并令所述第一光信号离开所述设备边框朝向所述标的物行进,或令所述第二光信号进入所述设备边框朝向所述光收发器行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陈俊翰,未经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陈俊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45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烹饪器具
- 下一篇:用于表面磨损的传感原理





